1.
《我的前半生》正在热播中,陈俊生的那句“我养你”让无数婚姻里外的女人抓心挠肺,唏嘘不已。
罗子君从大学毕业后没工作多久就结婚了,从此当上了只会鏖战商场买买买的全职太太。老公陈俊生事业有成,孩子上小学,家里有保姆,自己除了打扮漂亮防小三之外似乎什么都不用愁。
沉浸在看起来“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美好生活里,让无数女人羡慕嫉妒恨的罗子君,突然面临陈俊生提出离婚要求。一瞬间,子君整个世界都坍塌了。
在闺蜜唐晶的鼓励和帮助下,罗子君开始直面自己的婚姻问题。
她去陈俊生所在公司,看到了那些上班的女人如何充盈、美丽、生机勃勃地生活。她也了解了为什么离婚携子并不年轻貌美的凌琳,能赢得陈俊生的义无反顾。
失去陈太太的光坏后她才发现,自己这么多年,早已被衣食无忧的生活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自己日复一日毫无长进,失去婚姻是必然结果。
罗子君终于明白同舟共济的婚姻需要双方一起分担生活之重。
婚姻这件事,就像闺蜜唐晶说的那样:
“两个人在一起,进步快的人呢,总会甩掉那个原地踏步的人.......”
而子君,就是那个一直原地踏步的人。
毫无工作经验和生存能力的罗子君被迫30多岁起步,开始打拼社会。
未来在她面前开始展现出最狰狞的一面,来弥补她在前十年所躲过的一切艰辛......
女人没有工作、不赚钱居然会被丈夫抛弃?罗子君的遭遇让不少全职妈妈惊出一身冷汗,唤醒了她们的危机意识。
2.
现代社会普遍的看法是,事业、家庭、美丽兼得才是现代女性应该达到的境界。既要出得厅堂,也要入得厨房。独立女性,才能和男人平等共处。
很多人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经历了这些年男女平等思想的熏陶,就应该去职场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现代女性不应该成为在家照顾孩子、料理家务的全职妈妈。
然而你有没有发现,独立女性和全职妈妈其实并不冲突。做全职妈妈,同样可以拥有独立的精神、思想和人格。
很多名人,央视前主持人柴静,艺人伊能静,生了孩子之后都选择将事业暂停,回家亲自照顾孩子。在家当全职妈妈的女人,同样可以把生活过得风生水起。
我的身边就有很多妈妈,生了二宝之后辞职在家照顾家庭。孩子让她们看到了许多曾经被自己忽略的感受,使她们渐渐地更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和爱自己。
在欢笑和苦恼并存的育儿生活中,全职妈妈们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母婴、教育、心理、烹调、婴幼儿产品代理等相关的事业,丰富自己的生活,并且让自己与社会联结起来。
即使暂时没有耀人的事业、辉煌的业绩、可观的收入,即使社会外界对全职妈妈们还有所偏见,只要全职妈妈们在操劳家庭的时候,不忘初心,一定可以方得始终。
即便今后不返职场,全职妈妈们没有停止用爱滋养自己,没有在琐碎的家庭事务中磨灭曾经的理想,不颓废、不自弃、不充满负能量,她们努力和孩子一起成长,同样可以让自己成为美好的人,有能力维护美满的家庭。
等到想要返回职场的那一天,妈妈们依然能够以美丽、成熟、自信的姿态迅速进入状态,甚至经过了几年的自我认识和修炼,她们可能比生孩子之前做得更好。
所以,当老公对你说“我养你”,不是让你成天无所事事满腹猜疑,是让你有时间在照顾家庭的时间之外,在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上精进自己,活得更美更精彩。
3.
这是个女性举步维艰的时代,社会需要女人做职场女性,需要女人做事业,需要女人经济独立;而家庭需要女人做全职太太,需要女人养育孩子,需要女人操持家务。
有很多职业女性也离异了,婚姻并不完满。她们一边工作,一边养家,还要承受比男人更多的家庭责任,她们同样可以生活得有滋有味。
所以,问题并不在你是职业女性还是全职太太,而在于你这个人到底是有多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人格魅力。在于你的个人综合特质所形成你在家庭中的地位,夫妻中的角色,孩子的眼里的模样。当然,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丈夫。
我从来都认为一个家庭的主要精神支柱是女人,不管她是全职太太也好,职业女性也好,这是社会角色决定的。因为只有女人才能使一所房子有家的概念,女人在家里灌输的精神理念是无形的。
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处理问题的能力与态度,甚至家里的格局装潢等等都会造就一个家庭的核心气质,这是任何人代替不了的。
一个有好的辨识的家,无论如何都是让人难忘的。即使人性有再多黑洞,女人们只要做好自己掌控范围之内的事就可以了,至于老天的事、他人的事就先放到一边好了。
现在社会上传递的某种讯息,仿佛女人都要全副武装出去战斗,为自己打拼一片天地。其实只要你人格不独立、精神不强大,她既无法生存在职场,家庭也好不到哪里。
就像罗子君和唐晶,人格魅力是完全不同的。唐晶无论是在职场,还是以后嫁作人妇,都能过得收放自如,因为她一直是主动地、积极地迎接一切。
罗子君却不同,即使后来被逼踏入职场,略有小成,也是身不由已的。她未来的路还很漫长,直到她日积月累形成坚不可摧的精神内核!
所以,女人的精神内核是非常重要的。不是做职场精英才需要精神内核,全职妈妈同样需要强大的精神内核,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4.
许多人认为现代女性既要事业独立满足GDP,又要实现男人骨子里对传统女性的认知,太难太难。
可是你有没有想想,所谓男人骨子里对传统女性的认知,很多时候是女性自己赋予自己的。回想一下关于自由与选择,我们的信念还存在着多少桎梏与局限?很多女性想要改变现状,却被很多根深蒂固的限制性信念困在其中动弹不得。
电影《喜福会》中,四个成长于旧中国,不甘于被轻贱的母亲,对抗命运奋力拼搏来到了美国。母亲希望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女儿羽翼丰满,活出与她们不同的人生,却发现女儿仍然承袭着自己的过去,用另一种方式重蹈人生的悲剧。
诚然美国提供了自由民主尊重个性的外部成长环境,没有传统的压迫。但是,母亲的过去的思想、经历给女儿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女儿从内而外对自身的束缚,一直深深地印在每个细胞里。
很多人经常会在生命中面对同样的挑战与问题。这其实,是有迹可循的。规律就是你在面对诱因时的思考和行为模式。因此,成长并不单单在于学知识,学技能,学人情世故,更重要的了解自己生命中的各种固有模式。
所以成长首先在于思考、分辨和选择自己的信念,思考哪些信念会成为你的负资产,阻碍你成长。哪些信念会成为你的资产,是你人生路上的催化剂。
保留这些加分的信念,撇弃那些阻碍你的信念。辨明哪些思考和行为模式可以让我们高效达到目标,哪些模式会成阻碍我们发挥潜力。
所谓成长,就在于发挥优势,勇往无前。罗子君后期的成长,就在于她淋漓尽致地发挥了自己身上目标导向、沟通这些优势。
女性的喜乐要自己去学习创造,自尊自爱积极进取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幸福。
虽然人生之路上会出现很多我们不可掌控的因素,但是,你的信念决定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决定你的人生。
成长是王道,成长能让我们如美丽的花儿绽放,幸福且永不凋谢!
5.
婚姻本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我的前半生》很完美地诠释了“战场”这个词的涵义。
关于女人的成长和归宿,一直都是大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总是不遗余力地去和人们探讨,对女人来说,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爱情?事业?还是一份独立的精神和人格?
亦舒给了我们她的答案。
《花解语》里,她告诉我们,“人真的要自己争气。一做出成绩来,全世界和颜悦色。”
《随意》里,她说,“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并不算寂寞,苍白地坐在话不投机人群之中,才真正凄清。”
她写人生,“要生活的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一不抱怨,二不解释,绝对是个人才。”
相比于男人,亦舒笔下的女子更相信自己。她们独立智慧、冷静自持,从未给别人为自己人生做主的权力。她们直面自己的情感,不矫揉造作,活得潇洒又游刃有余。她们拥有面包、尊严、自信、亲情、友情……爱情,只是她们生活里锦上添花的东西而已。
人生越往后走,越想成为亦舒笔下的这种女人。
全职妈妈们,当丈夫说出“我养你”之后,不要原地踏步,不要停止爱自己,不要停止学习成长,不要停止培养自己独立的精神和人格。
让自己越来越好,你将越来越有能力去主宰自己的人生,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管他养你还是不养你,在婚姻中,你都有足够的力量与伴侣齐头并进,相互理解,彼此扶持,一起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