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父母都会留意到,处于清醒状态的婴幼儿会忙碌的用手指、脚和嘴巴来触摸和探索周边的世界。事实上,婴幼儿接触的所有东西都会给大脑传递感觉数据,不管是软的舒服的毯子、硬的光滑的积木还是温暖的大人的怀抱。
我们也都知道”口育期“这个概念,说的是婴儿从几个月大开始会把几乎所有东西放入嘴里,大概会持续到孩子1岁多。
事实上,大脑有婴幼儿把所有东西放入嘴里的充分理由:
在大脑的“感觉运动带”,嘴巴和舌头的处理细胞相比其它器官占据了大量空间,因此婴幼儿通过嘴巴和舌头来检查东西可以获得大量的感觉信息。
积极的同时使用嘴巴和手指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信息进入大脑不是每次一个单独的感觉分别进入,手指的触觉和嘴巴的触觉数据其实是一起进入大脑的。
其实不止手指和嘴巴的触觉,我们通过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也包括我们遍布我们全身的神经末梢接受的数据也会同时进入大脑,再加上身体动作、协调和平衡的数据,进一步增加了婴幼儿对周围的感觉意识。
大脑对所有流入的感觉数据统一组织和响应的方式也被称为”感觉整合“(sensory integration)。孩子未来的所有技能不管是系鞋带、会用彩笔还是荡秋千都依赖于大脑有一个”感觉整合“的强大基础。
02
我们处于清醒状态的时候,每秒钟都有大量的感觉信息进入中央神经系统。中央神经系统 - 包括大脑和脊髓 - 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主要处理中心。大脑对这些感觉信息会做出如下回应:
- 警觉:关注新的刺激和/或者重要的刺激;
- 选择:把必要的感觉输入过滤出来;
- 组织:打包感觉数据成为有意义的认知或者模式;
- 保护:如果环境的刺激太强烈,就从这种状态中撤退。
因为整个过程自动完成,我们是意识不到的,不过背后其实有海量的神经元活动。
从一定程度上说,”感觉整合“就像是大脑的超级助理,引导大脑接受到的所有感觉数据。当系统运作良好的时候,大脑就能自动整合多种输入并且做出恰当回应。
比如我们在马路上遇到一股大风袭来,我们看到大风裹挟着沙土迎面而来,我们听到附近大树上树枝随风摇摆的声音,我们会立即背向大风来的方向,可能还会闭上眼睛和捂上嘴。这就是大脑有效自动整合多个感觉输入然后正确回应的一个典型例子。
03
“感觉整合”这个概念其实是在对学龄儿童”学习困难症“研究过程中流行起来的。研究者发现其中一些孩子虽然智力水平正常,但是“感觉整合”出了问题:
大脑接收到的感觉数据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因此身体和大脑之间的沟通出现了失常。
我们来比较两个同样12个月大孩子的经历:
梅梅正在看一个专门为孩子制作的动物视频 - 她的最爱之一。“狗”也是她会的为数不多的词之一,随着观看,梅梅的大脑会处理屏幕上狗的脸、身体和尾巴的数据。
雷雷正在和邻居家的小狗一起玩。同样,他也可以看到小狗摆动的身体和尾巴。不过,随着小狗舔他的脸,他还感受到不熟悉的味道、小狗舌头的感觉(湿的、暖的、粗糙的)、皮毛的质地、踩在身上的爪子和小狗发出的喘息声。同时,他还看到妈妈的反应 - 或者在笑也或者已经被吓坏了。
雷雷的大脑接收到同时来自眼睛、耳朵、鼻子、手、脚、和嘴的数据,另外还在处理小狗以及妈妈动作的变化。但是梅梅的大脑只接收到视觉数据。即使视频来自世界上最好的摄像师,视频中的小狗和一个真实小狗之间的差异也是巨大的。
没错,这看上去实在太普通,但是对大脑却意义重大。一个孩子这种多种感觉同时接收的经历越多,大脑得到的锻炼也就越充分。大脑必须习惯经历同时多种感觉输入才能得到良好发育。
或许很多父母会想当然认为孩子每天会有足够这种多种感觉的活动,其实父母不加以注意,孩子真未必得到充足的经历。
04
“感觉整合”出了问题意味着进入大脑的信息不能被正确处理。现在发现,这可以导致孩子的发育延迟或者行为、情绪、学习问题。
在医学上这被称为“感觉整合失调症”,症状包括:
- 对触觉、移动、视觉或者声音过度敏感或者过度不敏感;
- 特别容易分散注意力;
- 社交或者情绪问题比如容易冲动;
- 很难适应新情况;
- 不能自我平静;
- 说话、语言和运动技能延迟;
- 上学学习困难。
这是一个很大的列表,包含了很多行为,单独出现一个两个未必会有问题,比如所有15个月大的孩子都会冲动。
另外,“感觉整合失调症”一般会很难自我诊断出来,经常在下面几种情况里面发现:
- 早产儿(或许因为在早期生命中缺少感觉输入);
- 自闭症(倾向于寻找大量特定类型的感觉然后对其他一些感觉又特别敏感);
- 学习困难症(在学龄儿童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且大部分人有正常的智力);
- 童年遭受重大压力。
05
这篇文字的初衷是想提醒父母很多看似普通的事情其实影响巨大,一定不要限制孩子触摸周边的世界,不管是用手还是用嘴。孩子喜欢把东西放到嘴里,那就在家里多准备一些可以安全入口的玩具或者物品。
不过写到这里,必须再多唠叨两句。读到这里的父母千万不要过于担心,孩子没有那么脆弱,只要我们稍加注意,相信孩子都会健康的茁壮成长。
上篇文章:写给爸爸:没有奶那就多抱抱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