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宝祐四年(1256)丙辰科殿试文天祥状元文章现代白话文翻译2。
梦古先生译注
臣恭敬地拜读圣上的策问,策问中说:“道的根本来源于天,超越了无极太极的奥妙,实际上并不脱离日常事物;它的根源在于阴阳五行的深奥,但实际上并不超出仁义礼智、刚柔善恶的范围。天表现得澄澈而清明,地表现得宁静而和靖,人表现得昭明而正直,这都是什么道理呢?历代圣王相传授的,都是这唯一的“道”:由修身而治人,由格物致知而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以精神心术为本而通达礼、乐、刑、政。这个本体非常微妙,作用广泛,历经千秋万代而不变。然而功绩和教化有深有浅、验证的效果有快有慢,这是什么缘故呢?朕以寡人之有限的见识来治理国家,希望能用大道实现天下的治理清明。多年来,用心实践愈努力,但道却愈来愈远离,还远远没有达到心中理想的样子。我心里产生了疑惑。你们各位大臣明达先圣的学问,此次都聚集在朝廷之上为朕出谋划策,必定有深刻而切中要害的高论,朕将以虚心的态度来倾听你们的意见。”
臣有幸得以拜读陛下“追溯大道的本原、探求道的效果,并且因生疑虑而质问臣等”之策问。臣听说圣人的心,就是天地的心;天地的道,就是圣人的道。分而言之,则是:道自成道,天地自成天地,圣人自成圣人。合而言之,则为:道从一“不息”,天地从一“不息”,圣人也是从一“不息”的。
臣请将追溯道的本原而开始说起:广袤的大地无边无际,混沌的元气变化无穷。人心的仁义礼智之性尚未被赋予,人心的刚柔善恶之气尚未被禀受。
在那个时候,还没有人的心,先有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还没有五行,先有的阴阳;还没有阴阳,先有的无极太极;在无极太极出现之前,则只有太虚无形、空旷无物,而“道”早就存在了。
在万物产生之前,道已经存在,这是道的本体;在万物产生之后,道在运行,这是道的作用。
道的本体精微无内,道的作用广大无边。如人心,道存在于人心;如五行,道存在于五行;如阴阳,道存在于阴阳;如无极、太极,道存在于无极、太极,道无处不在。
贯穿显耀和精微、兼顾散逸和伏藏、包容大大小小、贯通外物和本我。道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道”存在于天下万物之中,就像水涵养于大地之中一样。
大地之中无处不是“水”,天下无处不是“道”。“水”永恒不停地环流运动,“道”从一“不息”地作用运行。
天因为清澈明朗,所以日月星辰遵循其自有的轨道而运行;地因为和靖宁静,所以山川草木遵循其自然的规律而生长;别于禽兽之具有社会属性的文明人类,因为光明正直,所以君臣父子遵循天地次序而各安其位伦。
贯穿古今广为流传的,在不知不觉中似纲纪般维序天地万物生灭变化,有什么不遵循这个“道”的规律呢?如果有一天“道”停止了,即使是天、地、人三才也不能自立运行。
“道”的从一“不息”,就是其功用的固有如此。圣人就是体悟和效法天地自然从一“不息”的人。天地因为这“道”而从一“不息”,圣人也因为这“道”而从一“不息”。
圣人立从一“不息”的“中正本我”之体,便内求于己而修身养性;推广从一“不息”这个道的应用,则正好治理于天下苍生。
要立从一“不息”的中正本我之体,则需要以通达万物的内修工夫为基础;推广从一“不息”这个道的应用,则会在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际效果上体现。
立从一“不息”的中正本我之体,则需要从精神心性的微妙之处着手;推广从一“不息”这个道的应用,则要通过礼、乐、刑、政等施行来实现。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就像天地之所以成为天地一样。“道”存在于天地之间,永不停息地运行;圣人对“道”的体用,难道可以有顷刻间的停止吗?
著述从一“不息”这个道理的典籍,没有比《易经》和《中庸》更深刻的了。《易经》中“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的论述,说明圣人效法天道,只有自强不息才能达到。《中庸》“溥博渊泉”、“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的论述,说明圣人合配于天地之道,只有从一“不息”才能长长久久。(梦古先生注: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圣明伟大的人,他们的美德广博而深厚,并常常会表露出来。他们的美德就像天空一样广阔,就像潭水一样幽深。。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宣昭义问,有虞殷自天。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仪刑文王,万邦作孚。——中庸引《诗经·文王》保持天命不容易,不能断送在你手上。美誉传四方,上天灭殷商。上天载万物,悄无声息自然徜徉。效法文王做榜样,万邦信赖其国乃昌。)
这难道不正是“乾”之所以刚健、中正、纯粹、精一的原因吗?这也不过是从一“不息”罢了。
因此,效法天道的人也要从一“不息”。《中庸》所著述的高明博厚、悠久无疆,也不过是从一“不息”罢了。
因此,合配于天地之道也要从一“不息”。以永不停息之“心”行永不停息之“道”,而“圣人”就是永不停息的“天地”啊。
未完待续……
说明:纯白话文,先睹为快!如果失联,请在各平台搜索”梦古先生“即可找到。
文天祥的状元文中,密集地引用典故,让人叹为观止。实际上,本人也是深入后才发现的,惊为天人、深深拜服。如果不注释,则难以领略其文章的精彩。后续,将根据进度发布,最终整理为原文+白话文+拼音注释+解析。敬请关注,并提出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