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人物的传记,喜欢传记自《张爱玲传》开始。那时刚到一偏僻小镇,书店鲜有最新的文字类书籍。好在一段时间后,物以类聚地,结交了一些喜欢书的朋友。这本书就是一个朋友出差到外地买的,觉得人物的某些弱点,类似,就与了我。
细细地看了很多遍、很多年。
除了那些年书的来源比较少,主要则是真的很喜欢。
既爱极了书中引用的她的大段大段的文字,也因为书中的“她”对于某些生活中某些事物不知所措的亲切。
这些年来,陆续地拥有了她的很多版本的书。有次偶尔从书架上抽了本下来,书后标注着1996.03.04,楞站在那里,半天,有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恍惚。。。一晃,竟然就这么多年过去了。。。
这本《小团圆》,是那次爸爸生病要回去长沙,朋友送我上车的时候带给我在路上看的。
在火车上,打开,第一页,就是熟悉的:“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
如同嘴馋的孩子,吃到喜欢的食物,不舍得一口咽下,看完这句,放下书。
因了这句,想着这个女子,想着世间的女子,因了她们那样爱着的那个男子。那时候,他们应该已经是过了缠绵期的吧,她已经觉得“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了,可,还是那样的爱着。就连他的爽约,也不舍得责怪,宁愿告诉自己,他是因为下雨不来。
很无奈的一种感觉了,读来,心底有种爱已逝、情难舍的冷。却又不至于感觉到凄凉,因着,写这句子的女子,内心,还有着一份怀恋的温馨。用旧情暖着现实。
很慢地看了几页,早上4点多到达长沙,混进候车室等天亮,继续看。
整个候车室都是背着行李等待出发的旅客,只有自己不用再担心错过上车的时间,用耳机听音乐,放松下来,闲闲地看。
真的不是本可以一口气看下去的书,难怪给我的那个朋友说自己是在旅途买了这本书,总看不下去。
我也是在火车站看了那一阵(也不知道看到哪里),就放下了。在长沙看望老爸回来,又过了几天,整理行李的时候发现,拿出来睡觉前看几页,最后也是陆陆续续,一段一段的看完的,然后,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这本书整个讲了什么。
是因为以前看她的传记、小说什么的看多了,总觉得书里的情节有种熟悉的感觉,不知道她这个到底是小说还是自传,。加之我本来就是个记忆不怎么好的人,这样拉长了时间来看一本书,和以前看过的内容夹杂在一起,更加混乱。
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是本书,是关于张爱玲的所有经历的回顾而已,她回顾她的人生,我回顾看她的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