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来到浙东唐诗之路的下一站,温州。古往今来,无数文人曾流连于这里的山水,如谢灵运、杨蟠、孙扩图等。唐代诗人张又新,就曾记录过温州在唐朝的盛景:“一岫坡陀凝绿草,千重虚翠透红霞。”另有爱茶的孟郊和岑参,以“瓯香茶色嫩,窗冷竹声干”这样的诗句,成就了这一鱼米之乡的千年诗情。
有这样一方水土,也难怪瓯菜海珍名扬天下。不过,街井里的小吃,才是温州千百年最独特的地方记忆。那些工序繁琐的糯米饭,鲜香十足的鱼丸鱼饼,重口味的猪油膏、酱鸭舌、猪脏粉……在千百年前“苍蝇馆子”的小摊上,也在今时奢侈琳琅的酒席里。而其中最为特别的名点,当属灯盏糕。
“灯盏”一名暗含玄机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张小敬吃肉的场面想必让各位观众垂涎欲滴。从唐代开始,“药物同源”理念盛行,猪肉在民间颇受欢迎,人们会在各类吃食中加入猪肉。猪油、猪油渣的各类吃法也由此被“发扬光大”。
灯盏糕,即油炸糕,馅料用猪腿肉和萝卜丝制作,外皮用新黄豆和米粉浆拌和,而裹在面皮里的馅料,正是采用鲜猪油炸制,其形扁圆,中空而隆起,酷似古代扁圆形的菜油灯盏,故得名“灯盏糕”。灯盏糕是油炸食品,乍一看跟我们如今爱吃的炸鸡、天妇罗同宗,但它历史十分悠久。追溯其源,我们能发现一段段流传百年的传奇。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元末明初,刘基用灯盏糕巧取温州城的故事了。
刘基,字伯温,温州文成人士,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明朝的建立与后来的兴盛,不可或缺的,便是风云国师刘伯温的竭诚之治。
刘伯温阅读勤勉,也重实地考察,除谋臣外,他也是深通儒学之道的儒者。元朝末年,中进士后,他曾反对农民起义,效忠于元朝,但却一直未受元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一再遭受排斥与打击。元末的社会黑暗和腐败统治令他心生不满,曾多次弃官归田。
后来,受反元义军席卷全国的浩大声势的影响,刘伯温终于醒悟,与元朝廷彻底决裂,毅然加入灭元大军朱元璋的队伍。在当时,刘伯温带领的义军,几乎到了让蒙古王朝闻风丧胆的地步。
在刘伯温率义军南下攻温州城的时候,连续的战事已让士兵十分疲惫。城内的义军已潜伏十五日之久,遭到了元军的怀疑。元军开始挨家挨户地搜查身份,将查出的几十名义军斩首,把人头挂在城门口示众。
此时,刘伯温急需要想一暗号联络城内义军,双方赶紧同时行动,才有破城可能。翌日辰时,火头军送来当地吃食——形如灯盏,猪油炸成的金黄油饼。刘基食之,只觉酥松脆甜,内里的萝卜馅极为爽口。他定睛一看,正是家乡小吃“灯盏糕”!他心下一动,吩咐几个人伪装后带着一车灯盏糕进城。城内义军看见灯盏糕,纷纷意会,温州话的“等斩”和“灯盏”是同音,这是让他们缚好这帮元军啊!一时间,城内义军,城外援军同时出动,不日便攻下了温州城。
灯盏糕里的家长里短
在温州城,家家户户的儿童都会吟唱一首儿歌:“灯盏糕,膨膨起,没铜钱,糇(馋的意思)得死。”可见人们对这种传统小吃的喜爱。
灯盏糕的鲜活记忆,不仅仅是它金灿的样子,也和那些家长里短的故事、流传久远的习俗一起,成为温州人最特别的乡愁。
据传,“灯盏糕”这一名字,还和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有着很大的渊源。黄慎是清朝著名的书画家,他幼年丧父,家境十分清贫。母亲为让黄慎专心学业,每天都在县衙旁边的街头卖煎油饼来补助家用。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起床,就着晨雾挑着炉锅出门做生意。
黄慎母亲炸的油饼金黄剔透,香气扑鼻,很受顾客的欢迎,来买早点的人络绎不绝。由于炸油饼的煎勺特别像照明用的灯盏,聪明的黄慎就给它起了一个极有诗意的名字——“灯盏糕”。这个故事蕴含着淳朴的民间家庭观念:作为家庭主妇的母亲需勤劳持家,让孩子得以安心治学,也许能成一代名家。
如今每逢年节,温州家家都要炸灯盏糕自己食用或是送人。在平时,灯盏糕也可以在城里的大街小巷买到,可见已是极受欢迎的日常小吃了。
灯盏糕的馅料因产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多以白萝卜丝为基本佐料,讲究的则添上不同优质物品,有肉馅的;鸡蛋的;海鲜等等,十分美味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