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房市等各种市场都是有明确的定价机制,当然是市场也自然有明确的竞价机制。即便是互联网营销领域,也有RTB实时竞价,同样的广告位,在不同的广告主面前会产生不同的价值,从而定价和竞价机制,并在100毫秒内完成交易。
那么我们能力是不是也有明确的定价和竞价机制呢?我想也是有的。例如各行各业任何一个岗位都是明确定价,在各种招聘网站随处可见,当然也有竞价机制,你的能力足够好,就会获得用人单位的赏识,当多个用人单位都给发offer时,不就是竞价了吗。
然而,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自己会发现自己的能力很容易被“低估”,这里的“低估”更多的是
感觉自己付出的能力 跟获得的收益 没有成正比。总感觉自己这棵金子没有被合理价值交换。
记得有句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仔细追问:
金子其实本不会发光,要在光亮下才会发光.(金子并不是发光物体).
并且金子在不同的光线下,出现的光线亮度也不同。
而这里的“总会”,就意味着我们需要等待光亮的到来。但又一个现实摆在我们面前:
如何努力才能等到光照亮自己呢?
记得之前思考过,一个人的完整能力=做的能力*表现能力
而这里的努力就应该是要学会正确的让自己能力成长,既要提升自己做的能力,又要提升自己表现“做”的能力。
如果说我们感觉自己牛逼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感觉世界不公平,那只能说明还是我们能力不够,要么是做的不够专业极致,要么是表现的不够清晰刚需。
当看到别人做的不如自己,却获得了比自己更多的收益,自然会感觉不平衡了:
凭什么他这样的能力就能获得这么高的定价?还有天理吗?各种不服情绪油然而生。
但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更需要自己反思下,正如刚才的 完整能力=做的能力*表现能力,也许我们只看到对方能力的一部分,即做的部分,而问题可能出在另一部分我们表现能力不够强。
也许你做的能力强,但是你的说的(表现)能力不够强,所以就没有人识别出来你牛逼,自然不给你高定价和竞价的机会了。
同样一件事情,假如一个人是0.8分做的能力,0.2分表现能力。另一个人是0.5分做的能力,0.5分表现能力,那么能力得分可能如下:
能力强的得分:0.8*0.2=0.16
能力弱的得分:0.5*0.5=0.25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一个人真正做的好坏,我们是无法直接洞察到的,要做到能力好坏的检验,就必须在明确的定价场景下表现才会有机会彰显自己的定价能力。因此
表现能力=连接能力+表达能力
这里的连接能力就是连接场景能力,你跟同事表现和跟领导表现能力定价是不一样的,你在制造行业表现能力和在金融行业表现定价能力也是不同的。
一个人的价值高低,一定不是跟别人争过来的,而是在主动连接不同的供需场景中,通过表现做的能力让需求方发现并定价的。所以要学会用表现能力拓宽自己的连接宽度,用做的能力实现连接深度,这样才有机会在多场景下找到自己的最高价。要知道供需关系是在不同场景下会彰显不同价值的,只有这样,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更大的空间中获得定价和竞价机会。
经常听到:与人争,与人斗,其乐无穷,就是为了获得更多收益,江湖中也传说这有很多套路,但在我看来这是个圈套。因为要获取更大收益,其实除了与人争外,还有一个更有效方法是:与己斗。
与人争通常两败俱伤,但与己斗却是实实在在的成长,当碰到自己能力获得了不公平的收益时,自己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否能力场景错了?还是没表现好?一定要告诫自己:
这个世界对于好的能力绝对是有明确定价和竞价机制的
多挖掘自己的发光点,少去玩弄人性的阴暗面。
如果是能力不够,就提升能力,如果是场景问题,就要主动连接,寻找更高价值发展空间。这才是改变收益的根本。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对于收益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进入一个认知误区,认为只有金钱才是收益,其实只要是对自己成长有利的收获都应该是收益,例如连接关系,资源广度,认知深度,专业知识等,所以当我们看待一个场景下收益高低时,不能单纯的只看到金钱收益,还要看自己能力提升所需的资源收益。毕竟我们成长有的阶段是以能力(避坑经验)成长 收益为主的,有的阶段则是用避坑经验换区财富收益为主的,多维收益,只是阶段不同,占比不同而已(之前思考过)。
一个是用现在经验收益换取未来财富,一个是用历史积累换取现在财富,但不变的是我们要一直往前看,所以成长收益价值观是永久的财富。
没错,金子不会自己发光,要让自己有发光的机会,就要从做的好开始,在主动连接,主动表现过程中提升迭代自己做的能力,这样总有一天,能力(做的能力+表现能力)积累够了,更多彩的光就会照到自己,自己也就有了定价权。
每日思考,不求绝对,但求养成思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