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禾木
曾经有个朋友跟他女朋友如此说到朋友圈。女友抱怨朋友老是不给她点赞不给她评论,朋友说:我去点赞和评论的都是没在身边的朋友,你天天都在有什么好互动的嘛。那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每个人对朋友圈的理解确实大相径庭。
自从我开始用微信后,在QQ空间里发言的时间越来越少,关注也越少了,更多的是游走于自己的朋友圈。如果一天久了没用手机,拿到手机的第一反映就是打开微信,先看看有没有留言,然后习惯性地刷刷朋友圈。久而久之,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
我的朋友圈有很多类型:有只发跟工作相关内容的;有专业做微商的;有只发家庭生活的;有专发旅游状态和照片的;有只看得到关于自家孩子的;有想到什么就发一条朋友圈的;还有永远都只转发合自己胃口文章的……当然,大多数都是发发心情,随意说说生活、工作,随性而为。我就属于这种。
为什么我没有用到“晒”这个字眼,因为感觉在朋友圈里用这个字眼属于贬义,一直认为自己或他人的朋友圈都只是属于各自对外表达方式的呈现而已,不应该用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字眼去诠释和形容。
确实如朋友所说,相当亲近的身边之人,无需通过朋友圈来了解,然而有很多朋友很久都不会见面,少则几天多则数年,因此我会很渴望通过朋友圈来了解他们生活的近况。圈里也有很多并不是太熟的友人,我可以通过朋友圈的表象或多或少的去加深了解,毕竟完全不熟的人永远也不会出现在我的圈里。当然,现代网络的飞速发展也让我们享受了很多便捷的生活,如何合理利用朋友圈就如同如何合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异曲同工,不能过于依赖也不能完全排斥。
对于朋友圈,我自己必须明确几点:不能仅靠朋友圈了解一个人,发的东西可能跟本人没有过高契合度,容易偏执;不能以朋友对你有没有点赞或评论来衡量关系,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直接表达,也不是所有人都在频繁的刷着朋友圈,每个人对待每类圈友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朋友圈是另一个世界,可以说是真实的,也可以说是虚拟的,不能沉溺其中忘却真实的自己和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我想未来很多年我都会继续刷着朋友圈,对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因朋友圈而虚度光阴,不以朋友圈或喜或忧,不伪装,不勉强,依然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