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患者是指有精神疾病的那部分人群。
一、什么是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患者容易被公众误认为是“披头散发、打砸抢烧”的一群人,但其实只有很少一部分的精神疾病患者有以上特点,很大一部分的精神疾病患者对自身情况都有清醒认识,并能融入正常的工作、学习等人际环境。
那么,什么是精神疾病呢?
精神疾病是以精神活动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也叫精神障碍。它不单单是大众口中的“精神病”(大众口中的“精神病”通常指的是精神分裂症等重性精神疾病),它也不是“思想病”。
精神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不良等功能损害。一般来说,精神疾病有“轻性”和“重性”之分。
1.轻性精神疾病特点:症状轻、有自知力
(自知力是指对自身情况和现实情况认识到位)
一般是指虽然存在某些精神活动异常,但患者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或客观事实能够完整辨认,也能控制自身行为,并主动、积极救治。常见的轻性精神疾病有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恐惧症等。
2.重性精神疾病特点:症状重、基本无自知力
一般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不能融入社会、家庭,通常对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或者客观事实不能准确认识和判断,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
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有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
参考文献:1.《严重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社工实务——深圳市南山区的外展服务》,范北方、童敏主编
2.《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家属读本》,金冬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