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高三结束志愿结果出来的时候,我返校去拿各种乱七八糟的资料,校长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诶呀,你怎么去了北交呢?他还是一脸的慈祥,但和他对视的时候我还是有点紧张,只是支支吾吾说了句,哦哦哦,我挺喜欢那个交通专业的。
看似,又是一次不划算的选择。
两年前和两年后
想想如果不是当初因为心里的某种情愫,执意要来北京,说不定我会在另一个城市。哈尔滨?天津?或者武汉?说不准。
能说得准的,仔细想想,大概就是每一次选择,都透露着几分残忍,它会伴随着几千次的遇见和几千次的错过。
和这个如此大的世界比起来,我们真的太微不足道了,但是就是这样,我们脑子里稍微动了动念头,亦或是几次斟酌后做出的决定,不管如何,我们从前完全不认识,你也绝对想不到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存在着一个人,就是你几年后的好朋友,那是几百万分之一或者更小的概率,就好像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一般,让它发生了。
而这样的事情,在两年后,五年后,还会再次发生一遍。
你可以说,这就是缘分。
缘分这种事,听起来是很玄乎的。在东方哲学里,还有一种描述,叫“还”。欠了别人一些东西,必须要还。东方哲学里相信轮回,我们的生命不只只是这一世,是好多世的累积,所以这一世见面,大家都是有前世缘分的。父母可能要还孩子东西,孩子可能要还父母东西,丈夫要还妻子的,妻子也要还丈夫的。这里面的缘分牵连复杂,是我们不可知的、不可解的,讲起来也有些荒谬、啼笑皆非。
而我在这里,遇到了好多好多的人,学会了好多好多的事儿。也许每个大学都差不多,充沛着年轻和知识,身边的人也大抵都可以分成相同的几类,活泼的、沉稳的、严肃的、嬉笑的,但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发生的事儿也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
所以,你的选择真的不划算吗?我倒是觉得,这不能仅仅靠着学校的一个干巴巴的分数线来判断。
这里面的人、事儿,千千万,带给你的感动、惊喜、难过、失望,说都说不过来,哪能更容易地算出来呢?
反正,我倒是挺喜欢缘分这个词。求而不得的、擦肩而过的、毫无交集的、最终失去的,以及那些最初的却中途夭折的感情或是梦想,都是没有缘分,都是本来就是不属于你的,你可以留个念想没事儿的时候翻出来看看,或许还会惋惜,会遗憾,但这些都不再会打扰你对于现在生活的热爱。
这两年里,去过了北大清华,会有感叹,在那里上学的学生应该大都在学业上没有了遗憾。但每次感叹过后,心里想的只有赶快回来,回到这个没有气势恢宏的大厦而且有点破面积有点小的校园里,似乎她在北京的学校里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地方。但当你回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总会钻出一股踏实的感觉,
有时也会在心里笑着称她小破交,觉得这个名字既形象又亲切。前两天看到食堂的一位年过中旬的师傅提着水壶给门口的小花们浇水,还有擦着玻璃的清洁阿姨,喂着流浪猫的女生,我总是会想着,他们都是用心地爱着北交的。
对,所以我就是喜欢我的小破交。
银杏大道上又铺满了金黄的银杏叶,灿烂而不刺眼,有时候会突然觉得那是黄昏的颜色,是临终前的光鲜一时,踩在已经粉碎的叶子上,也会有点心疼。但它们好像无所畏惧,等到明年同一个时候,还是会义无反顾。
好像一切的一切,都在认真地进行着。从一开始的有点可惜,慢慢接受,到现在的热爱,不管大学带给你了什么,带给你了多少,反正没有她,你无法成为现在的你。
在小破交的第三个年头里,我终于承认了她的重要性,没有丝毫怀疑的。
现在的你过得如何?
对于春秋这两个季节,似乎从古至今都有着说不出的情愫,古时的大事多发于春秋这两个季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播种和收割都是一年中的大事,“男子悲秋,女子伤春”,春和秋也总是承载着许许多多漂浮不定的感情。不过现在,我喜欢春秋似乎还有一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其适宜的温度,再简单不过(对,我怕冷也怕热)。
而这个秋天我过得有点忙,因为被各种报告、答辩压着而烦躁低落,还经历了因为个人作业没有提交而使得这部分成绩为零的风波,内心里再多的不服,也都只能归为妥协,最后释然看开。
明白了有些事终将无力改变,不管它对你的未来有多大的影响,你不喜欢它,却也推不掉它,只能在心里狠狠地记住,留一个教训。
那段时间,当我从宿舍的最高层下来,绕过一圈又一圈的楼梯,心里都会想着,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而现在看来,我还能轻轻松松地坐在最靠近阳光的窗子前,敲出一个个混杂着各种小情绪的文字,对刚刚过去的日子短短的回望一下,感觉就像刚刚经历了2000米的长跑一样,还在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空气,身体的疲惫虽尚未完全退去,心里却已是欢喜地准备好迎接扑面而来的轻松。
还是我最感悟深刻的那句话——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只有一个接一个的坎儿。
不过似乎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马平川有什么意思呢。
单薄的日子里总会有点心潮澎湃的事儿
不知道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你突然就发现自已并没有什么特别喜欢做的事,打打游戏追追剧倒是喜欢,但是好像把它当爱好说出来还会有些难为情,你也想为自己找一种特别的爱好,期待着或许自己在某个领域上还有未能发掘的才能,最后却发现道阻且长,最终被淹没在了每天迷迷糊糊的专业课程里。
你很向往那种自由的灵魂,在爱好和生活面前潇洒不拖泥带水的那种。
你想让自己看起来有趣一点,但是你发现变得有趣太难了。
你尝试着去读很多的书,有时候读完了一本也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合上书的同时在心里默默记下了,嗯,我读过了这本书,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似乎你也没发生什么变化,读过的内容大部分很快就忘记了,然后你开始怀疑读书有什么用,要怎样去读一本书。
你也可能喜欢找一些知识来充实自己,慢慢的发现那些不过是徒有华丽外表的外衣,它们很难深入到你的骨子里,也终将会渐渐散去。
你想学习摄影,发现这也是一门不小的学问,况且买一套好的单反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说不定还会变成被搁置的摆设,倒不如来找别人帮自己拍美美的照片。
也想出去走一走,看看风景,吹吹海风,但很难找到足够的时间或是合适的伙伴,你也没那么多说走就走的干脆。
有可能你会羡慕学霸们,觉得把安安心心学习才是正途,但听课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玩会手机,觉得连续听上两个小时的课真是太累了,要好好让大脑放松一下,才不想只做书呆子。你想定下心来去做大创,却发现论文既枯燥又难懂,各种软件也不会操作。
你也想准备出国,感受一下异国风情和另外一种方式的教育,却止步于雅思托福或是昂贵的学费。
反正,就是这样一直羡慕着,也焦虑着。
然后发现时间不等人,每个阶段都会增添新的要做的事。有的是没了当初的心境,有了是没了当初的条件。
别问我解决办法,我也不知道。
“生活总是凄厉又寻常。凄厉就是寻常。”
寡淡的感情和无趣的灵魂
你发现你开始对周围的一切变得冷漠,对于各式各样的活动热情少了许多,对于各种公众号的文章也觉得读来读去总是形式相同的鸡汤文,对于朋友圈,你也不再那么频繁地更新动态了。你也觉得自己有些无趣,对于仪式感越来越不在乎。
也觉得和人相处是件很麻烦的事,所以就干脆一个人,心里渐渐地能放的住一些事情,高兴的或是难过的,不讲出去也能自我调整。
你也已经认识到,和家人的沟通是多么重要。你可能会觉得和他们交流有点难,一些词汇要和他们解释几遍他们才能听懂,一些APP的操作流程也要耐着性子交上他们几遍才能学会。你也会觉得他们发的朋友圈让人哭笑不得,和你聊天时发的表情也有点可笑,但他们真的很想参与到你的生活进来,又不想打扰你,只能离得近一点,再近一点。也许学习真的很忙,将来读研工作也会很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忙出个头来,倒不如趁现在,多陪陪他们,最起码你还有寒暑假,他们总会在家等着你,从你回去的前几天就开始筹划着饭菜热汤。
荒芜旷野或是流金国度
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
或者说一个更加具体的时限,十年后,又是怎样的境况?
在北京或者其他大城市继续打拼,还是回到家人身边找个安稳的工作?
是否有了心爱的人,或者有了自己的小孩?
和现在的朋友还会联系吗?
我们都是很平凡很平凡的人,平凡到只想要春日的暖阳,不要凄厉的寒风,只想要和风和细雨,不要骇人的惊雷。
总之,未来无论是荒芜的旷野,还是流金的国度,都没有关系,反正,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就选择认真地老去。十年后的事,十年后再看吧。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的心上人,一起坐在街上。”
又是一些废话,以填充我单薄又无趣的青春。(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