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西周初武王封其弟叔铎(duó)于曹,故都陶丘(约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公元前487年为宋景公所灭。
“曹风”便是采自这一区域的民歌。
曹诗产生的时代,从内容判断,应在王室东迁以后,意即在风诗中它产生的时代相对较晚。曹风共有4篇,计为:蜉蝣、候人、鸤鸠、下泉。
蜉蝣
【原文】
蜉蝣(1)之羽,衣裳楚楚(2)。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3)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4),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注释】
(1)蜉蝣:一种昆虫,其羽翼极薄并有光泽。寿命极短,多朝生暮死。
(2)楚楚:鲜明的样子。
(3)采采:光洁鲜艳的样子。
(4)掘阅:挖穴而出。阅,通:“穴”。
【译文】
蜉蝣翅膀薄又亮,像你衣服真漂亮。我的心中多忧伤,到底归宿在何方?
蜉蝣羽翼薄又亮,艳丽华美好衣服。我的心中多忧伤,到底安息在何方?
蜉蝣初生穿穴出,麻衣洁白自如雪。我的心中多忧伤,到底歇息在何方?
【解析】
这首诗借物喻人,以朝生暮死的小小蜉蝣的短暂一生来比喻人生,
感叹人的一生脆弱短暂,最终都会走向消亡。
整首诗透露着淡淡的哀伤和略微消沉的情绪。
本诗内容简单,结构单纯,却有很强的表现力。
变化不多的诗句经过三个层次的递进给人的感染是深刻的。
蜉蝣的一生短暂而又美丽,让人总有一种昙花一现,浮生若梦的感慨。
可人的一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终点,又止不住对生的眷恋,
那何不抓紧在有限的时间里,体会生命无限的价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