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不是北极,不是南极,是西藏——世界的第三极。它讲述的是那些生活在海拔几千米的藏民们,是如何对待一把刀、一双鞋、一个锁、一座山、一个病人,以及,如何对待生死。
全七集,我一口气看完的。周遭的嘈杂无法给我带来任何干扰,只是一直在心里感慨:居然有这么好看的纪录片!居然有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居然有人把下辈子投胎为人作为此生最大愿望!
我觉得,以前所听到的一切“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呼吁,似乎只是苍白的口号,只有在这部纪录片里,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我以前从来不知道,许多人要冒着生命危险,才能看上一场电影。
为给村民放上一部电影,年轻的电影放映员,要冒着危险走过一段段滑坡泥石流的山路,才能到达那个被隔绝在对岸的村庄。
里面的村民要悬着绳索才能“飞”出来,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急流。这个电影放映员的那匹马,有500斤重,远大于人的重量,也只能挂着绳索过去——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这次飞渡。
我不知道,他艰难进村去播放电影的初衷是什么。真的是乱石滚落的山路啊,真的是冒着生命危险啊!这样做是为了挣钱,还是,他真的把这个当成自己的使命?
看着他牵着马飞快奔跑,避开身后乱石的时候,我想到了每次灾难来临,冲在最前面与大自然抗衡的军人——我们心中的英雄。而这个普通的电影放映员,是没有名分的英雄。
在西藏,还有一种职业,叫做挑夫。
很多村里还没有通公路,要进出村里,只能紧贴着悬崖的小路越过高山。挑夫也就这样产生了。他们能把外界的一切物资挑进来。比如钢琴,比如挖掘机。看着五六个大汉似乎是在从山顶垂直往下走,我几乎是紧握拳头的。隔着屏幕,在看他们上演生死大戏。慢点……慢点……
挑夫说,要把大型挖掘机运进来真的很艰辛。他们先把挖掘机给拆了,拆成小小的部件,然后一个个部件背进来。 他们背了四个多月了,现在这些部件散落在各个地方,他说一定要全部找齐,到时候拼装起来就可以用了。
山里处处都是挖掘机的配件。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老人,叫做次仁旺青。
在那里,一袋盐可以换三袋青稞,足以见得盐之珍贵。在每年最寒冷的时候,次仁旺青就领着驮盐队出发了。他们要到达海拔5200米的盐湖去采盐。这有多辛苦呢?用他们的话说:采盐的苦,就是要经历死以外的所有艰辛。漫漫长路,极度的寒冷,野兽的袭击,无处不在的危险。
盐湖女神是他们心中最神圣最美好的存在。采盐时,他们要唱歌征得女神同意,一粒盐都不敢浪费,怕女神生气,还要用最好的青稞酒感谢女神,祈祷女神护送他们安全到家,希望女神明年还馈赠最好的盐给他们。
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从不贪婪。老人说,够吃就行了,不能全都拿走,别人也需要来采盐的。
老人说,是个男人就要去盐湖。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可是,在这个纪录片还没播出,老人就已经去世了。
我不去伤心,他还会投胎为人的。他只是离开了,他不会被遗忘。他的故事会被许多许多人知道。
《极地》的一位制片人说:“大概因为活在离老天爷很近的地方,很多“色相”(物质、名利、金钱)变得不太重要。当你站在海拔 4000 米的高原上,头顶蓝天俯望大地,你会意识到生活真的就是天-地-人而已。”
喜欢这篇文章就转发出去吧。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有更多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