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盼什么呢?盼孩子长大吧?可是我们真的做好应对孩子长大的准备了吗?
我一直自认为自己是独立于孩子之外的,也让孩子独立于我之外,我一直以为,自己从养孩子的第一天开始,就在做着孩子有一天会长大会离开会有自己的生活的准备。我以为自己的心理建设是妥妥的,绝没有事到临头措手不及的彷徨。
只是,孩子只有12岁,已经给了我一个小小的心理挫败。无他,只是看了他跟女孩子的QQ聊天记录而已。原来,每个孩子在父母面前都是一副孩子面孔,只有在同龄人面前,他们才是真正的自己。失落吗?真的有点失落,有点难受,有点堵。这才是做父母的真实感受吧。表面上说盼着孩子长大,但心里又暗暗希望孩子一直在身边,不管表面上装得多么不在意。
想想自己的12岁,也一样有很多不想告诉父母的秘密,心里稍许释然。我会是个开明的婆婆吗?我有点怀疑了。原来我以为孩子喜欢的,自己不会干涉,但现在感觉自己似乎并没有那么放得开,如果他喜欢,自己却不喜欢,是不是一样会引发战争?很多事情,说说容易,真的做起来其实挺难。孩子已经悄然步入青春期,他只会长成自己越来越不熟悉的样子。他长大的样子,是我喜欢的样子吗?我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小的时候,孩子的喜怒哀乐都让我们牵挂,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习惯他的存在,对他的关注也一点点降低,有时候似乎关注家里的猫都多过关注他,这真是一种可怕的视而不见。
其实孩子很不错,自理能力很强,早上我们都还在睡觉,自己定闹钟自己起床去外面买早餐去上学,学习也相对自觉,基本上无须我们过多操心。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的长大似乎就在不经意间完成,让我刹那间觉得陌生。
也许,父母与孩子就是这样在熟悉——陌生——再熟悉之间辗转,当然,一直熟悉一直亲切是最好的,只是,那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吧。我只能努力,不让陌生一步步侵蚀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