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家里中秋只有一道菜,这一道菜既是菜,也是主食,它包含了肉、菜、还有面,香气四溢,能量满满,也是我们一年中最好吃的一道菜。但遗憾的是我还不知道这道菜的名字如何写,暂且用拼音代替一下吧:gulun。
中秋临近,母亲除了打月饼,还要郑重其事地准备这道菜的材料,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没有任何添加剂的红薯粉条,还有自家地里种的大葱,中秋前一天才从地里挖回来,叶子翠绿鲜嫩,还带着滴滴晶莹的露珠。
中秋节的早上,母亲总是先和上一团软软的面让慢慢醒着,五花肉切成薄薄的片,用调料腌制上,然后再把大葱清洗干净,粉条用热水泡上,准备工作基本就做好了。
这是一年中的一顿大餐,母亲一次会做很多,不仅自家享用,也要送给亲戚一些,表达中秋的敬意。
这道菜最难的是切大葱,那一大捆大葱,每年都会把母亲熏得眼泪直流,但她却从不让我们帮忙。每年切好的大葱盛在一个红色的大瓷盆里,把泡好的粉条滤水,切成长短适宜的小段也一并放进来,再舀上两碗干面粉倒上,放上若干食盐、五香粉、老黑酱等。
然后就开始烧肉了,炒瓢放入适量食油烧热,把腌制好的五花肉倒入,炒到里面的油基本都出来后,把热腾腾的五花肉和里面的油一起倒入准备好的菜中,热油倒入的瞬间发出滋滋的响声,香气也顿时就飘满了整个屋子,再慢慢地将各种调料、肉、葱、粉条和面粉一起搅匀,搅拌的过程中,各种食材相互碰撞,亲密交融,像比赛似的最大可能地散发自己的香味,凝聚在一起变成诱人的味道。
这时候和的面也差不多醒好了,用长长的擀面杖擀成大大的薄薄的圆饼,篦子上抹上食油,把面饼放上去,再把拌好的菜倒到面饼上,轻轻的摊开,用筷子在上面均匀地点上几下,就可以上锅蒸了。
灶膛里的火烧的旺旺的,很快香气就顺着笼屉边上的蒸汽一起散发出来,这时候总感觉时间过得太慢,急切地盼望着gulun快点熟,快点出锅,不断地往灶膛里添柴火,这火比任何时候都要旺,带着浓浓的香味的蒸汽把屋子塞得满满的。
一边烧着火,等待gulun熟,一边开始准备调味的蒜汁,准备四五瓣自家种的小瓣蒜,一两根小红椒,蒜剥皮,与辣椒一切洗净切碎,放到捣蒜臼里,捣成泥状,烧一些热油淋上,再用自家酿的柿子醋调成汁,油亮亮,香喷喷的。每一次制作蒜汁时,那咚咚的捣蒜声都如战鼓一般催人振奋,一声紧似一声的似乎在催促着gulun熟。
激动人心的时刻总是到来的那么慢,母亲常说,好饭不怕晚,可我们总是那么迫不及待。gulun伴着热腾腾的蒸汽被母亲从锅里小心翼翼地移到饭桌上,我们每人都拿好了碗排队等着,第一碗gulun一定是先盛给奶奶的,然后是父亲,再是我们这些小馋猫的,母亲总是最后一个盛的,而且常常舍不得给自己盛一片肉。
蒸熟的gulun看起来朴实无华,没有鲜亮的颜色,也没有精美的造型,但味道确是再好不过的,肉与面紧紧的粘在一起,肉沾了面便不再油腻,面吸收了肉的油脂,则香味十足,葱变成了糯软的,入口即化,粉条则弹弹的,十分劲道。丰富的口感层次,难以言表的诱人的味道。
虽然现在中秋有了各式各样的丰盛的菜肴,但最好吃的还是这一道gulun,中秋有这一道菜,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