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小暑,外面日头高晒,炎夏的威力让人望而生畏。
现代人可以躲进小楼,舒舒服服叹空调,打开冰箱,取出一罐冷饮,更是凉上加凉。
那么,在没有空调也没有冰箱的时代,古人要怎么熬过这酷热难耐的暑热?
古代的小暑那也是热不可耐的。有多热呢,看看我们大文豪陆游的诗句就可以得知了。
苦热
[宋] 陆游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石涧寒泉空有梦,冰壶团扇欲无功。
馀威向晚犹堪畏,浴罢斜阳满野红。
你看看这诗,全篇没有一个“热”字,却字字都透出一个“热”字。
你看那,太阳晒得屋顶的瓦片,都熠熠发光,好像烤热了一条条火龙,靠近都觉得要被烫死了。
人只是坐着,啥事都没干,就仿佛坐在一个大火炉里,装在蒸锅中,蒸得热气腾腾。
没空调,咋办,躺着呗,躺着也许凉快点。这一躺下,梦里都是想着哪里的凉凉泉水,山里石涧。
手头只有一把扇子,使劲扇使劲扇,手都酸了,一点效果都没有,仍然是满头大汗。
终于熬到傍晚时分,可以凉快凉快了。出门一看,哟,漫天的红霞,热度不减啊!
诗人杨万里就是妄想在夜晚寻求凉快,可惜一开门,感受到“夜热依然午热同”,夜晚的热跟中午的热,分毫不差。
这可怎么办?机智的古人想出了两种方法来解决。
第一种,心静自然凉,避暑从修身养性做起。
消暑
[唐] 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看看人家白居易这境界,夏天热死了,怎么办?静坐!
搬张小凳子,往院子里一坐,清风徐来,轻拂人面,此等美事,难与人言啊!
这种做法也挺有科学,人一动,就要产生热量,热量一出,必定是热意丛生。只要你能定心静神,坐久了,总能入定,入定了,凉意自生。
第二种,吃货大国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吃。
玉溪小暑却宜人
[宋] 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人人都说小暑热,我却说小暑最宜人。
约上二三好友,烹一碗上好茗茶,品茶轮道,这不就是快哉人生?有友有茶,何惧炎夏逼人?
夏日
[清] 乔远炳
薰风愠解引新凉,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
看看,古人多会生活,空调房里未必有如此享受。
夏日长长,可以坐听蝉鸣,细闻燕语。夏日正要与自然相通,如“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再寻一处满园花香清溢的地方,躺在竹席上,感受身下席子冰凉的脉络,睡一个安稳的午觉。
睡醒之时,满眼惺忪,吃碗井水镇凉的雪藕和冰桃,醒神清心,瞬间感觉,神仙之乐不过如此!
这样看来,没有空调,古人也是能自得其乐,度过有滋有味的清凉一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