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校共育

一年级,家校共育

刘嘉琪

10月17日晚,在期待中拉开讲座帷幕。这是我最为期待的讲座,今晚,不管是杨丽红老师的讲座主题,还是卢芳老师、李瑜清老师的点评,还有杨主任的指导像一剂强心剂,安定我躁动的内心,为我抚平在家校共育实践中的困惑与不安,让我对家校共育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也为我坚定继续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思考。

一、目标引领:明确一年级家校共育方向

杨丽红老师在讲座中虽然以“九年级学生”为例,强调坚定目标的重要性。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同样适用。一年级是孩子从幼儿园迈向小学的关键转折点,这个阶段,不仅孩子在心态、习惯上的改变,家长同样也需要。

这一阶段家校共育的核心目标在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社交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一个阶段,我们作为教师,一方面需要培养孩子习惯为主;另外一方面,促进家校沟通也格外重要,家校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

在开学之初,其实组织一场家长会很重要。看似准备一场家长会很费时间和心思,但是这给我们彼此了解的机会,更加有效促进家校共育的发展。在这场家长会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首先欢迎孩子成为一年级新生,也欢迎孩子又有了新的身份,介绍小学阶段和幼儿园阶段在学习、生活、习惯养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让家长和孩子提前知晓;其次,介绍学校、班级情况、接送时间、作业辅导等一些小学生家长需要知道的细节;然后学习是很重要的环节,学习在学校完成,家长如何配合学生快速养成学习习惯等衍生的话题;最后,有未尽事宜或者家长的疑问进行答疑解惑。这样为双方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避免后续工作的繁琐。

通过这次家长会,家长们对一年级家校共育的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也明确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责任和角色,促进家校双方职责的明确。

二、聚力协作:构建一年级家校共育合力

家校共育如一场接力赛,学校和家庭是紧密合作的伙伴,只有双方齐心协力,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

我一直坚信“3+3+4=10”,学校3成,家长3成,学生4成,这是一个关系比例,三方共同努力促进4的成长,单一某一方面都会有短板。

因此,家校沟通很是重要,我们要积极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促进家校之间的深度合作。

首先,我们建立了微信群,一个班级微信群,用于及时发布学校动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活动安排,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一个家长微信群,家长可以在这个群里分享和讨论交流育儿经验。

比如,在班级微信群,我每天批阅孩子读书的情况,一一批改,有针对性的留言;全部批改完毕会在班级群整体点评,先大量表扬优秀的学生,其次指出阅读问题所在,最后小量指导后进学生。家长通过老师发的信息,可以及时了解孩子阅读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比如,在家长微信群,针对孩子学习情况展开交流,一二年级不得有书面作业和考试,所以相对来说比较束手,所以开设家长群,我们可以展开讨论交流,避免出现意外。有时候家长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经验,老师也给予了专业的指导。这种互动式的沟通方式,不仅增强了家长之间的联系,也让家长感受到了学校的关心和支持。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家长志愿者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如,“豫宝妈妈”进校园,邀请几位家长前来倾听,听后留言分享到家长群;邀请家长参与班级事务,制定作业方案,制定学生成长方案,有力的促进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课堂,让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增进了与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与合作。

但是,在家校聚力协作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如,一位学生名字书写潦草,作业不能完成,读书只是敷衍了事。和家长沟通时,家长说的两句话:一句是我们不和别人比,别人读书40分钟是他想读,我们只管读5分钟;第二句是我们班别的同学作业写的格外好,我们不比。这种家长是个例,但却给家校共育提供了难题。每次沟通,我们还是先夸孩子某一个优秀点,然后提出缺点想让其协作改正,结果这位妈妈格外自信和躺平,我们孩子这样就很好,我们不比任何人。虽然看似家长想法是不错的,但是长远考虑孩子连自己名字都书写不端正,课堂不认真,学习固然也不会好在哪里。虽然学习不是孩子的唯一,但是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目前来说,学习是孩子最好的选择。针对这种情况,我还需要持续记录和跟踪,纠正孩子都学习习惯。

三、心态平和:探索一年级家校共育新形态

杨主任在点评时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刚开始,我没有听太明白,后来仔细看看这些字,越看越有味道。我们需要做到自己知识储备足,用自己的理论武装自己,用自己的理论指导家长,但是前提我们的心态要平和,站在公立的立场看待。

总之,听完杨丽红老师的讲座,她针对九年级做十分细致的家长,我也对一年级家校共育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家校共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持续推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创新的方法,与家长携手共进,为一年级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在目标的引领下,聚力前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