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天共修论语~第33天

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仲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译文

1、 哀公问宰我,土地庙门前该种什么树。宰我说:“夏朝用松,殷朝用柏,周朝用栗,用意是使人胆战心惊。”孔子听了以后说:“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和挽回了;既然是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

2、 孔子说:“管仲真小气!”有人问:“管仲很俭朴吗?”孔子说:“他家不仅有三处宅院,而且佣人很多,这怎么能是俭朴?那人又问:“那么管仲懂得礼吗?” 孔子答:“君主的宫殿门前有屏风,他家门前也有屏风;国宴有酒台,他家也有酒台。管仲懂礼,那还有谁不懂礼?”


3、 孔子同鲁国乐官谈论音乐,说:“音乐是可以分析的:开头是轻缓但不明确的合奏;随后是纯正、主题清晰又绵长不绝的音调,这样就完成了。”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上级对下级的宽容

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已近完结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匡正和挽回了;既然是过去的事情,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这三个成语出自孔子之口,也表明了孔子的教育观,他并不提倡“问责制度”,而是循循善诱,避免学生再犯错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孔子仁心的体现。


乐其可知也:看孔子如何分析音乐界的“套路”


孔子认为作曲的“套路”是什么呢?首先,在一开场的时候应该有各种乐器轻缓的合奏,但主题并不清晰,而是慢慢给人代入感。接下来,乐曲的主旋律慢慢明显、纯粹、清晰,最后要给人连绵不绝的感觉,这样一首曲子就完成了。理解孔子的分析,是不是对我们鉴赏古典音乐有帮助呢?下回听音乐会的时候体会一下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语全文 论语目录 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http://www.ldbj.com/lunyu/lunyuquanw...
    Mr_杨阅读 4,866评论 0 0
  • 简读《论语》20篇不求甚解观其大略每有会意欣然豁然 论语 20篇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
    佳山秀水阅读 5,007评论 0 0
  •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无耻小君子_e575阅读 2,910评论 0 0
  • (一)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
    若璠su阅读 2,563评论 0 0
  • 学而篇第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
    忘言266阅读 2,905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