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的士里,手中拿着记录每次教练流程的笔记本反复地阅读,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细节,内心隐隐的担忧,这次的流程没有设计完整,心里没底。突然一个急刹车,我差点撞上了前排的座椅。回了回神,竟然有了新的觉察: 既然决定要灵活处理,就放下担忧吧。只有大框架,没有细节的设计,我能尝试的,我相信我能做到的。灵动的处理每一个当下,随机应变,见招拆招吧!–––这就是我在去往第三次团队教练时,在路上的决定。
回想起前两次的团队教练,各种滋味上心头。每次进行前我都会给大家派发调查问卷,提前了解团队成员想聊的主题,根据主题的内容提前设计好教练的工具,模型,流程等等,力求完美。可是在每次做教练完后做回访,听到的反馈总是:大家不够打开,没有畅所欲言,希望大家能说多一点。并且大家似乎把这个评价归结于我的教练手法和教练水平的问题,明明大部分的成员都表达了自己有所收获,但为什么还要把关注点放在我身上呢?为什么不找找他们自身的原因呢?这让我感到了压力和困惑。
庆幸的是,在得到几位教练前辈们的指导后,我觉察到了自己的问题:
1、团队教练的主题是我来确定的,我抢了“案主”的方向盘
2、我把自己代入成为团队的一员,丢失了教练的身份,因此总想着为团队教练的效果负责
3、第二次的教练我过于强调流程的设计,专注于教练模型的练习,忽略了团队成员情绪的波动,能量流动,导致教练结束后,甚至有部分人表示不想再参加下次的教练。
4、每次团队教练后,我回访的其中一个问题是:请你对本次团队教练进行评价。 这无疑是硬生生的把团队成员的关注点从自己的身上拉到了我的身上,换句话说,就是我给自己刨坑了。
综上,关键点其实在于两次的教练都没有把安全的场域建立起来。
正是有了这些觉察,第三次团队教练我开始仔细思考:如何才能建立安全的场域?建立团队成员之间,以及我和他们之间的信任?有了目标,思路渐渐清晰了。
首先,团队教练的主题反映在调查问卷中,由大家投票选出票数最高的主题作为下次教练的目标。
其次,根据调查问卷的反馈,团队成员不愿意大组逐个分享的模式,觉得没有安全感。这次需要设计更多的游戏、小组讨论以及自由讨论的环节,先给大家适应的空间。
其次,设计主体框架,但不细化。根据现场反应,做好随时调整方向或者环节的准备。
最后,我需要告诉自己,放下对团队成员打开的期待,是否能达到大家期待的全员打开的效果,那不是我控制得了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只做好教练的角色,当好一面镜子足以。
于是便出现了开头我坐在的士上的那一幕。。。
这次带着“灵动处理每个当下”的小目标,我再次走进这个熟悉的课堂。与团队围坐在一起,更自如、更放松了。感受着团队能量的流动,当发现有成员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立马调整带领其他人一起来探讨意见不一背后的真相。重新整合小组,分组讨论以及自由组合参与游戏相结合;头脑层面的理性思维与身体运动,从行走中用心感受信任的关键相互配合。由浅入深,先跟后带,渐渐的我看到了团队成员的姿态越来越放松,分享的话题越来越放开,大家开始把关注点放回自己的身上进行自我剖析。最后我听到一个小声音:这个环节好!
无需多言,这次的团队教练的效果自然是三次中最好的,成员的打开程度也是最大的。反思三次团队教练,我似乎有了更多的学习与成长。
1、相较于一对一教练,团队教练的安全场域的建立难度要更大,毕竟这是与十几个人的连接,整个能量的关注点是平均分散在各个角落,不像一对一那么集中。当然这是可以锻炼我们更加敏锐的捕捉到团队能量的变化。
2、团队教练因为是pure coach的形式,和一对一教练一样,没有固定套路可以走,只能跟随着现场的连接以及反馈不停的改变“套路”。就像叶老师所言:“有固定流程的团队教练就不是真正的团队教练”
3、先跟后带的重要性。在团队还没有完全打开,信任度还未建立时,先跟着团队觉得舒服的方式走,不能过早挑战他们的非舒适区。一旦感觉信任度已建立,场域已安全,便调整方向,带领他们踏出舒适区,去探索自己的非舒适区。
4、我曾一度认为,只要自己认可自己就有力量,别人是否认可自己并不重要。经历了三次团队教练后,我突然发现:在我对某项技能还没有掌握时,取别人的意见和认可是我的力量的来源,无论它们是正面还是反面,我还是需要得到反馈的;只有等到自己已能完全掌握技能,清晰了方向之后,才能做好心中有数。
5.忌急躁。万事都有其发展的规律,团队也不例外。种子从播下到开花结果,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团队教练同样,也许第一,第二的教练都是在为第三次的场域建立做准备。清晰自己的目标,大胆尝试,勇敢实践,能在周遭的杂乱声中,坚定自我,方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