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章 学术论文的语言
当你头脑里有了一些创造性的思考,形成了一种想法,想要写出来或说出来时,常常会发现在表达时,会对原来的想法进行一些补充、修改,有时会否定原来的想法。
从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转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整理、加工内部语言和思维的过程。
要想写好论文,既要训练思维,又要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一、简明性
以尽可能简明扼要的文字负载尽可能多的信息,简明性成了学术论文的显著特点。
二、准确性
这种准确性,归根结底是由通过实践而获得的认识的深度所决定的,但也要求语言运用上的准确和判断。
三、严谨性
**概念=内涵(本质属性)+ 外延(适用范围) ** 概念要明确
“地震”这一概念的内涵就是“由于地球内部的某种运动引起的地壳震动”,它的外延包括:火山地震、构造地震和陷落地震。
说明:定义和解释、举例和引文、数字和图表、比较和对照、归类和划分。
定义,也叫“界说”,它是用言简意明的文字揭示某种事物本质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也是确定某一事物范围和界限的严谨而科学的说明方法。
避开了“射电源”“红移”“光学直径”等一连串的专业术语,而代之以通俗的说明,从而使读者更易读懂。
简明、精确
——————
第八章 学术论文的修改和定稿
修改的过程,既是作者思维、认识深化的过程,也是论文充实、完善、提高的过程。
初稿写成后,除自己认真审查、修改外,最好还要请有关专家、老师或同行阅读、指正,征求他人的意见。
修改论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它是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是对读者负责的表现,通过修改论文,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文章的写作都有一个过程:准备阶段、写作阶段和修改阶段。
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它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完成的。
文章只有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才能发现问题,去除毛病,使其臻于完美。
一篇论文的写作,从拟稿到定稿,从内容到形式无一不是在向读者进行宣传。论文是精神产品,并面向读者,使读者看了以后能够获益,因此,每一位论文作者都应该对读者负责。
如果作者具有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进行修改,那么,即使写作水平不很高,也可以写出比较好的作品。对修改论文是否重视,反映了作者的学风和文风。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据说前后改过七遍。它成为一部世界的不朽名著,当然有诸多因素,修改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修改文章是在学习写作。
论文写作中常见的弊病有:观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推理不严密、分析不客观、题目不恰当、结构不合理、语言不精练、评价不恰当等。
————
第二节 论文修改的范围
修改: 主题、材料、结构、语言等
增 删 改 调
常见问题:
一、论点与论据 脱节
二、论据不充分
三、推理不严密
(一)没有充分的已知条件就做出判断
(二)因果关系不明
四、语言含糊不清
古人云:“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准确、鲜明、生动、简洁。
科技作品: 观点明确、文风朴实。
在科技论文中,经常采用数词或数量词,以加强论文的定量概念与准确性。
————
第三节 论文修改的方法
一、从全篇着眼,从局部着手
看全局是否合理,论点是否准确,论据是否真实、典型、充分,论证是否严密,文题是否相符,评价是否恰如其分等,这就是“谋篇布局”的问题。
考虑局部问题,即一个小标题一个小标题地推敲、修改,看局部是否围绕着一个论题去论述
二、从修改着眼,从学习再研究着手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纷繁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过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
三、从看两遍着眼,从搁一搁再修改着手
改一改,放一放;再改一改,再放一放,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个规律,它有助于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欧阳修
鲁迅先生是现代大文豪,他写文章的经验是:“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又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
————
第四节 论文的定稿
(一)自然科学论文的格式
1.标题
2.作者及工作单位
3.目录
4.内容摘要
5.引言
6.正文(1)实验用原料或材料(2)实验经过及测试方法(3)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7.结论
8.致谢
9.参考文献
10.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