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第四章体会和表达感受,感受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为什么我们说什么对方会无动于衷呢?因为我们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看了这章我明白为什么我说的话不起作用了。
我总是对L先生说:“你能不能不抽烟了”“你能不能不吃零食了”“你能不能不喝可乐了” “你能不能不玩游戏了”“你能不能出来陪孩子玩会”想想我自己都觉得好笑,可能我只会这一种语言模式,看了这一章后,我觉得如果换成是“看你抽烟,我很不高兴,因为担心你的身体健。”是不是会对L先生有作用呢?其实有时我也在想为什么有时明明是一句关心的话,说出来对方听着反而很生气,完全变成了指责,对方感受不到你的关心和爱。L先生会说“你吃药了吗?”如果我没有吃,就很生气的走了,看到他这态度,往往我的火气瞬间就被他点燃,两个人严重了还会吵起来。因为我们都不会好好说话,有一次儿子在外面玩健身器材,一个小女生撒娇着跟我儿子说“林林你就让我玩一会吧”,我儿子直接态度强硬的来一句,“你别跟我说这个事”,当时听得我真是哭笑不得。哎!本来还指望我儿子成为一个暖男,看来无望了我只能呵呵了。
我们总觉得对方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其实是我们没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我们习惯于自我评判和评判他人。
第五章感受的根源。听到不中听的话的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需要即是有助于生命健康成长的要素。说到这里我曾经也是一个不会拒绝别人,宁愿委曲求全去满足别人,我害怕别人失望。但是这样做我自己是痛苦得,慢慢我学会了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有时即使是拒绝了别人,我反而更心安一些。
看来这本书我怎么觉得我家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此刻想捂脸。不忍直视我们家的沟通方式。儿子都深受我们的影响,看来我需要学习了,这本书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