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心念念了好几年的七娘山,昨天终于爬上去了。在这几年中,同朋友约了几次爬七娘山,但都没有成行。有一次几乎出发,因为临时有事,被搁浅了,这一放,又过了几个季节。
好在昨天,终于和维维等一起爬上了七娘山。我最早是和艳约的,但是她觉得休闲一点的爬山可以约,七娘山于她总会觉得体能不够,但我从未放弃想和她一起爬七娘山的想法,在出发的前一天又约她,可是她有事。
同时约了维维,她二话不说,说一起爬。我感觉有些不真实,但有朋友一起去总是好的。然后,在第二天的早上8点左右,我们见到了。
公交加地铁,再打车,途径3个小时有余,我们终于抵达了七娘山脚下,抬眼望去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的七娘山,海拔看起来并不高的样子。
我的信心在暗暗滋长,传说中有些难爬的七娘山,难道只是传说?爬山的人不多也不少,不嘈杂不拥挤而又源源不断。
天气不错,暖暖的阳光穿梭在枝桠间,放眼望去满山郁郁葱葱,一条阶梯式的石路1字形朝山顶拉升,指向树林的深处,一眼看不到尽头。
我们顺应人群,由山脚往上移动。主体一条爬山的石路,偶尔有些分叉,但也殊途同归。
路的两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下面多的是灌木和石头。有些石头年代久远,矗立在路边,像无声的传说。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流岩石,它像个巨无霸斜耸在路边,岩石表面的纹路像流动的波纹。偶尔能遇到巨石,它表面光滑,像一座城堡隔绝了山的另一边。我站在巨石旁,仰望着它,感觉自己小如蚂蚁。
爬了一会儿,我感觉到了累,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有人觉得七娘山难爬,因为一路上都是石阶,它几乎没有平路可走,我脚下的路是一步又一步往上爬的,不多久我和维维殿后,邓子带着豆豆和彤彤两个不足七岁的娃健步如飞,他们一会儿不见了踪影。
我和维维慢慢地往上爬,她背的包比我的重,她的包里除了面包,零食,苹果,龙眼还有几瓶水和王老吉,我和邓子每人背了一个包,我的包里除了几块鱼排,剩下的只有三瓶水。我问维维累不累,她说累。但渐渐地我觉得她说累是在照顾我的感受。
在爬山期间,我试着和她交换包背,她没同意。她说她从小在贵州长大,她家周边都是山,她家的农作物几乎都是种在山上的,等到收成的时候都是靠人力背着下山,她从小就背着东西上山下山,对她来说爬山比走长远的平路更舒服。
我们走走停停,他们三不时等我们。与我们两个不同,他们三更喜欢探险。他们时不时想另辟蹊径,期间尝试的一条路,由无数的石块堆积而成,大大小小,他们小心翼翼地攀爬,但最终也没有成功,因为巨石拦路,让他们无法翻越,于是我们又汇合在一起。
中间休息了几次,用于补充食物,终于在下午三点多的时候,我们一起爬上了山顶。一股巨大的喜悦在我的心间流窜。
放眼望去山顶很是开阔,有一条长长的路像带子似的,将山头与山头串联起来,用实景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山外有山,整个山顶都是阳光,又白又亮的阳光,让阴郁无处遁形,山头的人流拼接起一条长龙,向山的左边和右边延伸,山下可见蔚蓝色的大海,海上有几艘白色的船。
我突然想起了一首歌,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我看着指示牌标识的路径,一直走,一直走,山路的最后一站是杨梅坑,据说《美人鱼》的拍摄地就在那里,山的那边海的那边不只有蓝精灵,还有美人鱼啊!
然而今天,我们只有胆量爬到山顶,没有胆识去穿越徒步线。虽然我很想去尝试走得更远一点,见得更美一点。不多久后,我们一起下山。
下山的路上,维维惊艳了我,她用实力告诉了我不是她凡尔赛,起初我们还在一起,后来我看着她的头在人流里往下移动,不一会,她带着豆豆不见了。而我不得不一步一步地朝山下缓步前进,我也想快,但实力不允许。
不多久,她视频告诉我她已经在山下了,她等我们。我想起她说,让我们去贵州,她那里的山很漂亮。我就是那种对远方总很心动的人,虽然我去过贵州的千户苗寨和黄果树瀑布,但终究只是去了风景区,如果和她一起去她的当地,我一定能见到不一样的贵州。
但眼下的路,得走完。我觉得腿疼,一路下山,有一对中年夫妻,一直离我不远,那位女士一直打着一把伞,小心翼翼地往下走,她实在是别具一格,因为路两边的树木将阳光隔绝在树叶上,偶尔漏了一点。只有她打着伞,她的老公一路上仅仅地拉着她在她的身后。很温馨地一幕。
等我们下山,太阳也收走了它的余晖,我们终于和维维汇合,她正悠闲地冲我笑。我在心里想,她可真厉害啊!以后我更想和她做运动搭子了。
我们坐着公交车,往回家的方向驶去,乘着夜色,万家灯火是城市的满目星河,我们既出发又归来,似乎将生活画了一个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