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二次生命的元年

昨天是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他们二人的伟大成就我辈只有仰望,这里不再赘述。国家为了表彰二人,在几年前分别以编号8117、17606的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和“吴孟超星”。

每个人都是一生,也只有一生。而正如司马迁说的:有的人死重如泰山,有的人轻如鸿毛。这些所谓的轻重,是谁来评判呢?

2020年,3月份的时候母亲去世,年终的时候一位挚友去世。这让我更加确信死亡的真实不虚。谁能摆脱生死?

那么从2021年开始,生命重新开始吧。以前的成功与失败,快乐与痛苦,都如同陨石划过星空,在浩瀚的宇宙中,一瞬而已。

所谓的向死而生,这个想法非常强烈。

我们的生命都是来源于父母,现在父母离我们远去了。之前的很多好的、不好的习惯、性情,原生家庭影响了我们几十年。那么,现在开始我们主导自己了吧?在可见的时间之内,在自己的生命消逝之前,我们能做什么?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的人,对土地、对庄稼甚至对粪肥都有很浓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在城市中生活还不觉得,一旦回到老家,再次亲历农村静谧的黑夜、庄稼青苗的淡淡清香、刚施过粪肥的土地散发出的独有的味道,还有夜空中和儿时一样闪烁的星光:那个是北斗七星、那个是牛郎织女和银河……。

回农村是因为同学的儿子结婚,在森林公园,一双新人打扮时尚,婚礼现场热闹非凡。

而就在同一个时间,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们村的一对夫妇就在几百米外的武香路上与别人的车相撞,女的已经没有生命的迹象,男的也危在旦夕。

这些都是眼前发生的事情。又想起柳宗元的一句话: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生命的开始与结束,似乎都不是当事人所能控制的。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呢?

我们能够掌握的,就是在中间的时间里面,做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是否自己所喜欢的呢?是否能够对社会有益呢?

从二位伟大的院士去世,我们看到人活着的价值。我们这些凡人,一辈子只能仰望他们的成就,但见贤思齐,见微知著。希望2021年是我第二次生命的元年,既然知道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向死而生,不是为了悲壮的死去,而是在活着的时候,能够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三天痛失四位国之栋梁: 2021年5月20日,中国眼科医学界泰斗夏德昭逝世,享年104岁; 2021年5月21日,...
    海棠果阅读 360评论 2 3
  • 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今天下午相继离开人世。 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22日...
    宓宁阅读 476评论 0 2
  • 今天是2021年5月22日,早间新闻播报青海和云南两地发生地震,午饭后又看到袁隆平院士和吴孟超院士双双离世...
    润土养金阅读 238评论 0 8
  • 昨天好像是一个灾难日一样,联播报道了两场地震,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里氏6.4级地震,青海果洛州玛多县附近发...
    锦瑟雨宸阅读 641评论 8 18
  • 双星陨落!袁隆平、吴孟超两位国士在今日相继去世。 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今天下午相继离开人世。 中国共产党优...
    笨笨猪_4138阅读 12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