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问:解决你的7种人生焦虑》, 这本书作者是:马薇薇,邱晨,周玄毅等。书里内容主要是讲述一些小学问,从日常小事入手,讲述事情和现象背后的道理。读起来很有意思也很有启发作用。
很多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比如,书里提到学霸的例子,上学的时候借了学霸的笔记看,全都抄下来了,考试成绩还是没有进步,学霸说了一句“未经你思考的知识是不属于你的” 这话说得多好。最近读了很多如何学习如何读书的书,都反反复复的提到相关的概念:书不是读得越多越好,要带着问题选书和读书,读完书一定要有输出,这样才能把书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存在白乌鸦“和”不存在白乌鸦”这两个观点,在逻辑上叫做“证有不证无”,要证明一样东西不存在几乎是不可能,主要的举证责任,是在说它“存在" 的那一方。当人们在争论有或无,是或否的时候,说”有“的一方,责任比说”无“的一方要大。你可以质问”你凭什么说世界上有白乌鸦”, 对方却不能反问”你凭什么说世界上没有白乌鸦“。
“达克效应”的结论是,每个人在评估自己的时候,都会有一种高估的倾向。越无能的人越自信,越是不行就越是自我感觉良好。在选择归因方式时,每个人几乎都是双重标准,一件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会倾向于外部归因,把责任归在别人身上。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我们会倾向于内部归因。比如迟到,是因为别人不够上心,我迟到,就是因为路上堵车。别人被骗,是因为脑子笨,我被骗,是因为善良。看这段,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影子呢。
还有一种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因果倒置。简单来说,就是两个相互关联的现象,错误的把它们之间的原因和结果给颠倒了。比如,体罚可能影响孩子的智商,也有可能是因为孩子本来就笨,才容易挨打。比如,晚生孩子的人长寿,也有可能是本来就身体好的人才晚结婚生孩子。 很多热门的一些网络文章和现象都有这样因果倒置的问题。
滑坡谬误,则是指,人们特别喜欢谈趋势,走向,喜欢在变化与成长背后找出规律,在规律和质询方面,个个都有强迫症。因此,”循序渐进“这种事,往往产生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以至于只要”看起来“是逐次延伸递进的关系,就会天然的具有一种说服力。 解决这种谬误可以用两种思路: 一是回归效应,第二是集中议题。回归效应,比如说,世风日下,卫道士总觉得女生的裙子越来越短,岂不是以后要光着身体上街了?青少年玩游戏的越来越多,以后会不会都不学习了?其实很多事情变化不是线性,而是波浪型的,比如,裙子的长短一直在起伏波动,甚至有人提出”裙边理论‘,认为经济越差裙子越长。 既然经济总有波动,裙子的长度也不会一短到底。任何现象都是存在波动的特征。另外一种思路是集中议题,则是指喜欢玩滑坡谬误这一套的人,往往把一个说不上好还是不好的事情退下滑坡,让它们一下跌进泥潭里,跟其他一些千夫所指,明显不对的事情绑定在一起,这时候,一定不能上当,要集中讨论原来的议题,不能被人带偏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