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认同

好久没有提笔来为自己写一篇文章,洗涤一下自己的内心。

今日正式加入了一场线上培训《知识管理》,也是第一次加入这样的互动社区,上面阐述了做好知识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工具要点,而这个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从上周开始我就赶紧发给身边朋友,有回复的有没回复的,今日阅读了之后发现可以免费分享出去,就迅速地转发给几个朋友。

可是当没收到回复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有了失落感。

其实我原本以为自己,只是纯粹的想分享,可是当意识到自己失落感出现的时候,我发现我需要的是认同和支持,或者说需要被关注,被注视。

早上还有另外一件事也让我起了情绪,就是当我说事情的时候对方没有理我或者自己忙自己的事,任意地打断我的工作汇报,我觉得很不礼貌,也觉得被忽视了。

所以,能让我起情绪的刺激点是:不回应。

当我得不到回应的时候,我先会生气,愤怒,觉得对方好过分,一点礼貌也没有;继而会有失望和难过,觉得自己总是被忽视, 没有人关心我;然后为了避免让外界发现我深层次最根本的情结,以及避免自己再受伤害,我会选择回避和冷漠处理。

那最深层次的情结是什么呢?是在胎儿时期的“想打掉却打不掉”,是在成长过程中的“如果没有你那我就有工作有社保了”。在冥想中做的“回溯”,让我痛哭的是妈妈离开时只留下了背影。

好难过,真的好难过,眼泪忍不住就流下来了,似乎情绪总是没有被发现,总是把自己包裹起来,总是在人群中找不到自己,偶尔不知道自己存活下来的目的,偶尔觉得人生很没有意思。

被抛弃感,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的愧疚,都深深地束绑着我。

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这么胖,觉得恶心和嫌弃;肚子很胀了还想吃,非要让自己纠结和难受;眼睛很干涩了还舍不得关掉手机;永远我都让自己陷于两难,让自己的愧疚感泛滥,让自己处于受害的被嫌弃的状态。

于是,我的内在情结是如此延展的:

被抛弃的生命--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命的愧疚--不配拥有幸福的生活--嫌弃自己--受害感--想获得宠爱的需要--希望得到认同和关注--索取和依赖。

当我写完这些话,第一个念头就是感觉发出去让别人看到,然后让他们看到我的文章,继而可以关心我赞同我,是的,我希望得到赞同,以此来证明我是对的,以此来建立我的自信心。

老师评价我是:自恋型人格。我默默搜索了一下相关知识:普遍心理特征是浮夸、渴望赞美、缺乏同情心、拥有特权感、妄自尊大、嫉妒。其他显著的表型特征包括人际关系的疏远和回避、不安全感、脆弱、敏感、羞耻倾向。

我对比之后发现,由于小时候的被抛弃情结让我变得脆弱敏感,为了掩饰,我在这个敏感脆弱的自己建立了一个厚厚的防护罩,这个防护罩是灰暗的不安全感和恐惧组成的,防护罩的外面是对自己积极上进的要求。

可是,这个要求是假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认可,在人际相处中我更多地是关注自己或希望自己被关注,没有同理心,没有考虑到他人和我相处时对方的人格特质(性格色彩白学了);这个防护罩的情绪从来没有被解决,不安全感没有得到真正地呵护,内在真正的坚定被防护罩给挡住了,内我与外我没有真正融合。

所以,解决我的问题,我需要把防护罩打破,让恐惧释放,内在的敏感小才能成长。

因为她可以自己保护自己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一次的教导是【渴求】,很多人觉察到我们对认可度的渴求。比如我们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赞美,你很漂亮、你很聪明、你能力...
    雏菊梦梦阅读 4,455评论 0 2
  • 昨天,和一位朋友聊到浮躁这个话题。 不由得,就聊到了当下社会,人的普遍心态。 经那么一盘点, 就发现,似乎当下每个...
    云汭阅读 3,704评论 0 1
  • 每次看到有人煞有介事地撰文教别人“如何做到不再寻求外界的认同?”,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寻求认同好像...
    李小墨阅读 5,757评论 6 32
  • 真挺羞耻的,真想让他夸夸我,特别特别的渴望,真挺渴望的,他夸了我,就特别的美,特别的浪,特别的拽,特别...
    窗前的小豆豆Y阅读 594评论 0 0
  • 我喜欢猫,看到猫不自觉的就生出怜爱的心情,若有不开心或者压力的事情,看到关于猫的图片或者是视频会有治愈的感觉,人也...
    昱锦CC阅读 3,15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