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出
我一开始关注立颖老师的时候,《商业创新设计》这本书刚刚出版,当时我刚工作,兴冲冲在公众号上参与抽奖,得到了一本老师的签名书,也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抽奖抽来的礼品。是为我与老师缘分的开始。
然而几年过去,从BVM1.0到BVM3.0,其实我自己可能成长变化并不大,报名参加2.0的时候满怀期待,第一节课记了一大堆笔记,回过头又反复听,作业反反复复写好几遍都不满意,然后没写完拖到第二节,第二节课听完由于第一节的作业还没写完,然后就不知道该写哪个作业,然后继续拖,后来书也不看了,预习也不做了,听课的时候觉得好像有某部分东西被唤醒了,然后听完了就过去了。看到大家在群里讨论,有时候会觉得哇,说的好好呀,有时候会觉得哎呀,这个领域我一点都没听说过呢,然后也是看看就过去了,从来也没深想,有疑问的时候会觉得哎呀我不是一个擅长跟人聊天的人呀还是不问了吧,然后放着放着也不知道自己困惑什么了。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明白了一些什么,但是也明确的感受到自己没抓住它。后来仔细想想,其实我有很多的感受都是这样被自己浪费掉了,有的时候就是一个课题你没明白,上帝就会反反复复给你上课直到你明白,于是我就一直在重复体验体验过的东西。很多机会也是这样悄悄溜走了。
所以,虽然知道懒惰依然无法避免,但是输出至少可以让我知道我在哪里摔过跤,在哪里见过好风景。我在很多时候是个挺不愿意面对自己的过去的人,看以前写的东西会忍不住要删掉,觉得哎呀太蠢了,可是这些蠢,也恰好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这些年我不怎么写东西了,确实不蠢了。但是人也真的变笨了。所以这一次告诉自己,无论搞得多糟糕,也要写写写,不仅仅是针对BVM3.0的内容,也是对自己生活中的一切,最大限度的体验,好好总结。
2.谦卑心
老实说,第一次听老师说谦卑心的时候,我觉得这句话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一样,是一句口号。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认识其实就是没有谦卑心的表现。我真正明白谦卑心的意思,是有一次看到老师豆瓣说,那条说说下面有一个回复,忘记是什么内容了,只是记得在我看来有点没礼貌,但是老师很淡然很礼貌也没任何辩解和反抗的回复并且表达了感谢。当时我忽然恍然大悟,忽然就想到了老师课上讲的这个概念——谦卑心。后来再看自己的很多想法,就会觉得,活该没有收获,太不谦卑了。当然道理是明白的比从前深了一层,可是行动上的改变就没那么快了。今年夏天我还参加了一个自己设计专业上的课程,老师讲课的时候我总觉得讲的太浅了,我都知道啊,然后心里还默默抱怨过这不是我想要的干货啊,那个课程有30多节,就因为我觉得没什么然后30多节课都没好好做作业。等我真的去做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些自己早就知道的知识自己运用的也没那么好嘛,老师随堂顺手做的效果我做一个下午也未必那么好看嘛,那些一开始看起来全无基础一直默默做作业的同学后来做的很多都很惊艳嘛。不谦卑害了自己。回头想想我自己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尤其在面对别人的意见和指导的时候,总觉得有什么啊,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做人做事的时候还是先不要给自己定位,三人行必有我师,还是多看看多学学,保有一颗谦卑的心,真的知道自己差在哪里,知道哪里可以改进,知道天地之大。知道哪里不好了,才能去完善那些好,真正的自信也是这么来的。
3.一切不指向结果的成长,都是自欺欺人
老师问大家,有没有觉得自己很努力可是没有结果。我在心里默默回答说没有。为什么没有呢?是因为我真的一直都不努力啊。似乎从小到大都没有过那种一定要实现的目标,一定要完成的梦想,没有过如果不能怎样怎样就怎样怎样的心路历程。
可是必须要承认的是,更多的时候我羡慕那些能贯彻目标能持续不断发力的人,那些一年读100本书,每天运动1小时的人时刻提醒着我我有多么懒惰无力,我羡慕他们可以用那么多正经事儿把自己的时间填满,多过我羡慕他们所到达的地方。甚至我根本不关心他们可以到达什么地方。养成好习惯,读书运动,这些事情都是好的。但同时也要知道,做任何事情都是没问题的,不用对自己没有用所谓“正经事儿”把时间填满而感到沮丧,不用为了曾经没有做好做完的那些事儿而不相信自己,最后到达彼岸就可以。
没有付出应该付出的努力和沉迷于努力的过程,其实都是对直面结果的逃避吧。我离职在家了一段时间最近在找工作,因为害怕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一直迟迟不肯投简历,每天就打开无数个以前做了个起头的东西想要把它们做完,然后估算一下时间发现来不及做完又放弃,一个一个文件开过去,一天就没有了,拿起以前的作品又觉得看不下去。反正就是不肯开始找工作。不上战场当然是可以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上战场就会越来越弱。所以直接去直面结果吧,被打倒爬起来总是有赢面的。
4.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就是高手总是站在目标已经达成的状态去思考行动。
我对这句话体会非常深刻。
因为在我年少无知的时候,我自己真的就是这个状态,这是个什么状态呢,就是心想事成的状态。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体验,就是人在小时候,总会觉得自己就是“the one”,要肩负拯救地球的重任的,和宇宙深深感应的。加上我有一个基督徒的奶奶从小就跟我说我是耶和华最爱的小羊羔,于是我对自己是“the one”这一点深信不疑。所以在我小的时候我对自己希望的事情是意识不到那是自己的希望的,我会觉得,那是还没来得及发生的事实,而我知道他一定会发生。所以年少的运气出奇的好。
什么时候开始不那么神了呢?从我开始学会评估自己,不再相信自己是“the one”了,知道了踏踏实实的努力才有收获了,会去丈量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了,会站在脚下看看自己对能得到的结果有个大概判断了,不再盲目相信自己了。课堂上也听同学讨论这和自欺欺人有什么区别,我也说不清,或者说其实没有区别吧,但是想自欺是很难的。我现在很想站在已经达成的状态去看一切,可我站不过去了。
因为我经历过几年不怎么努力可是得到却很多的事情,虽然现在看来都是小事但当时样样都是大事情,所以我很容易接受这个概念。而且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一直觉得做错了就做错了错到最后一定会变成对的。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小时候受了太多宗教的影响所以才会如此,现在想来,世界其实是复杂的,除却物质世界,还有很多未知的部分。那些我们梦想过的一切,有的实现了,有的破碎了,可是那些坚信的,绕过一个大弯,又会回来。我希望这不仅仅是我自己的幸运,而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谓“站在目标已实现的状态去思考和行动”,是为诚。这种诚意达到了,做事情的境界应该总会不同吧。
5.一切本质都是点和点的距离
还是一个我的少年故事。
我上高中的时候物理学得很差,快到高考了我爸跟我说你找一个周末好好看看书,这还有几个月,差不多了,还是可以考个不错的成绩。我听了觉得天方夜谭,因为我的情况属于没有意外绝对考不上的那种。他劝说我多次无效之后,忽然问我,你会翻跟头吗?我说不会。他说你试试吧,然后在地上铺了一个垫子,不容我反驳就拉着我翻跟头,我是个胆子很小的人,死活不愿意,不过最终拗不过还是翻了过去,没能完成漂亮的空翻但是不知道怎么就平稳落地了。然后我父亲说,你看你不是不行,是你以为你不行。高考就跟翻跟头的难度一样的,你翻过去就知道了。当然,最后高考没什么奇迹出现,我依然没有考上,又复读了一年,但是那时候物理已经不是我最烂的科目了,而且我也再没翻过跟头了。
这件事情在我记忆里留下很深的烙印,因为我父亲觉得高考等同于翻跟头的这个念头,在我看来一直有点大胆,而且心中默默给他贴上“不切实际”的标签。所以当听到老师说距离都是客观的,事物本身是没有难易的的时候,我忽然想到,十年前我父亲其实已经给我上过这么一课了。只不过当时的我没理解他的意思。
十年前纠结的题目现在已经不难解,慢慢站得高了再去看从前,确实看到了很多以前看不见的东西。所以往高站,可能比跑快点更为重要。不要把自己圈在跑步比赛选手这个范围内,毕竟跑第一也比不上坐飞机呀。
十年前买下的种子,今天才发芽,确实有点慢,但也是一种特殊的缘分。听立颖老师跟大家聊有种很特殊的感觉,会突然想起很多一直都被忘记的事情,然后觉得以前很多的生命中的点被神奇的串在了一起。
6.z点在哪里
现在我们知道了站在长长的时间维度上往回看,站在已经成功的角度往后看。而我的问题是,我想到达的终点到底在哪里?其实这个问题真的挺难回答的。比如现在的我会觉得我想要的就是一份工作,假使站在已经找到了一份工作的角度往现在看,我大概知道自己需要准备什么。可是有一份工作不是z啊,或者再远一点,那也不是z。我还是困在ABCD里,因为看不到更远。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往远看,当然这可能也是一句空话。知易行难,要明白的还有太多。大家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