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我有八九天在民院培训时,我非常兴奋。大学毕业十年了,再回去的时候是极少的。这次有将近十天时间和民院“朝夕相处”,当然很开心啦。上学的时候,并未觉得那时对学校是多么的喜欢,但毕业之后,却充满了怀念。应该回去看看曾经的老师,逛逛曾经的校园。
报到的院校是新校区,新建的,我并不熟悉,只是知道位置就在我曾经上学的东校区南面,只隔一条马路。报到当天,在电梯口查看要去报到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楼层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文学院”。再看看其他楼层院系似曾相识的名字,一会才反应过来:办公楼里的院系都搬家了,以前的院系办公室都在东校区门口右侧的那栋楼里。
从15楼报完到我就直奔10楼的文学院,没有老师的联系方式,只能去问问。我的班主任老师果然还在,一出电梯就听到了他那浑厚的男中音。到老师办公室聊了一会儿,老师还是老样子,十年似乎没有多大变化,老师热情地向在他办公室实习的几个师弟介绍我,跟老师聊了近况,聊了院系的变化,老师的变更情况,还聊了一些同学们。告别马老师,去了11楼的师范学院,以前就得知我的一位专业课老师已经是师范学院的院长了。作为院长,肯定很忙的,不知道老师在不在,碰碰运气。有时候人的运气就是那么好,院长办公室的门大开着,老师在和一位老师聊工作的事情。敲了敲门,做了介绍,老师依然记得我,赶紧起身欢迎。跟老师聊了很多,不知不觉就中午了。
我每天的课程安排的满满的,一直想有时间到校园里转转,终于有一天下午授课老师不到五点就下课了。匆匆收拾东西,走向东校区。穿过地下通道,操场还是那个操场,尽管这几天下了几场大雪,依然阻拦不住热爱足球的同学。小岛体育馆还是老样子,以前的逸夫楼换了名字,它的东侧起了一栋大楼——藏学院。这栋楼的位置在我上学的时候还是一片空地,藏学楼的前面是一大片花园,中间修了一座漂亮的亭子。
顺着操场旁边的路往北走,就能看到我以前住的宿舍楼——西五楼,还是熟悉的样子,我的宿舍是很好找的,在顶楼最东头第一间。601的姐妹春燕、小立、志伟回了老家,慧娟去了玉树,我和冰超留在了西宁。我跟冰超自然是经常见面的,慧娟寒暑假回老家路过西宁,也有几次见面,近几年见得少了。跟小立、冰超,我们三个曾经约在兰州见过一次,那也是几年前的事了。至于春燕和志伟,毕业后再没见过。
我们宿舍楼旁边有一个亭子,被我们戏称为“八角亭”,因为有八个角嘛,其实是一个厕所。如今八角亭也被几株花代替了。西五楼的前面是西四楼,每一栋楼的名字都换了,它们现在叫什么名字,虽然门口有牌子,但是我并没有刻意去关注一下的。西四再往前是西三、西二宿舍楼,我们在的时候它们已经很破旧了,现在都已拆除了,跟它们差不多旧的西四虽然没有拆,但里外都做了装修粉刷。还有几栋楼也都换了模样,以前的老图书馆,虽然轮廓还是老样子,外墙做了粉刷,也有些不认识了,以前的水泥路也换成了柏油路,像外面的马路一样画了标线。好多地方都已经看不到以前的样子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不过,一号教学楼、二号教学楼还是原来的老样子,甚至楼前的小路、树木、凳子还都是老样子,顿时觉得好亲切。二号楼前面的下沉广场还是原来的粉色,一号楼前面的智慧之光还在原地矗立着,这里的一切才是脑海中熟悉的模样。
天色渐渐黑了,下过雪的天气非常冷,就这样匆匆逛完了校园,大家毕业的时间久了,校园里已经没有了熟悉的面孔。但是学校不断地扩大,好多楼也拔地而起,校区面积比原来大了好几倍,几大校区也都连在了一起,比原来像的大学的样子了,还是挺为学校自豪的。愿母校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