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间休息的时候朋友圈看到几位师长前辈都在分享一个签名售书活动,在小城开展签名售书,这绝对是一个重大新闻事件。
我肃然起敬的点开广场有鸟的朋友圈,一张一张的划看着现场照片。鸟儿老师给照片配文是这样写的:风雨兼程地奔向诗歌,和不可预判的命运握手言欢。这样我非常期待潘老师今天在自己的公众号里所写的文字。
通过照片我知道了作者的名字和作品,看到了作者本人,她正在给读者签名,看到了县作协主席何校长,县文联刘主席,还有通城有名的诗人杨弃先生。最后是作者的简介:
《为希望开一扇窗》作者简介
丁红燕,湖北通城人,生于1989年2月。1996年至2002年就读通城县关刀镇堑下小学。2002年至2005年就读通城县关刀镇关刀中学。2008年,因腰椎结核压迫脊柱神经导致下肢截瘫至今。在这痛苦的8年中,文字让我找到了精神寄托与心灵归宿,既充实了生活,也抚平了心灵的创伤。
朋友圈里网名叫知足常乐的大姐,发的照片则是丁红燕的签名加自强自立自勉六个字。还有就是作者在诗集里的序言:我的诗歌梦(代跋),这篇序言共八页,我花了近十分钟才读完,通常情况十分钟我可以看到二十页内容。
2008年丁红燕患上了疾病,疾病导致她下肢截瘫。病痛的折磨让她日夜沉浸在伤痛之中,她也曾感到绝望,追问活着的意义。作者连续几年同病痛作着斗争,她渴望健康、渴望自由,她的梦想就是活下来,活下来就有希望。
2012年丁红燕结婚了,嫁了一个同样身有残疾的男人。他们开始相依为命。幸福仿佛开始向他们招手,丁红燕克服病痛竟然怀孕了,而且在医生强烈的建议打掉胎儿的情况下坚持了下来。最后在不用麻醉药的情况下进行剖腹,孩子出生了,却又是疾病缠身。
丁红燕命途多舛,虽然身体残缺了,她没有选择一直抱怨,而是选择接受,重新振作,她喜欢写日记,用朴实的文字表达自己的人生,记录下自己的故事。 后来热心人出现了,2010年林业局的领导去看望她,帮她购买了电脑,装上了网线,她开始在网上写自己的故事。
丁红燕回忆过往的几年开始思考生活的意义: “在浩瀚无边的生命追逐中,痛苦与快乐只是我生命的载体。聆听命运的声音,遵循自己心底的选择。人生在世,无非就是顺心意。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不违背本心不让自己遗憾,至少努力过,便不会遗憾。”
丁红燕喜欢文字,她说文字是她唯一的朋友,因为她觉得只有文字懂自己。这点多少让人感到伤感,直到2013年经人介绍她认识了一些同样热爱写作与文艺的老师。几位老师鼓励告诫她:多读多写;人要有风骨,不要有傲骨;不能万念俱灰,也不能踌躇满志。后来县文联主席、作协主席、都曾表达了对丁红燕的鼓励和帮助,她和她的家人开始迎来了曙光,在众多热心人的资助下她的诗集的也出版了,在序言的结果她表达了对所有关心帮助过的朋友们表达了感谢,正是因着这些多人的关心,让她的人生充满色彩。
丁红燕的故事,读完令人心生敬佩。这让我想到了一位有着几乎同样命运的,值得大家敬佩的优秀作家史铁生,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他至强至尊通过作品引导我们去探索生命的意义。
说到写诗,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两年微信朋友圈的爆款诗歌《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作者余秀华。虽然她的诗歌缺乏个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语言表达也略显生硬和媚俗,但是依然感动了许多人。她的人生也多磨难,出生就脑瘫,使其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直到她爱上了诗歌。
平凡人给我们最多感动,之前朋友圈中的爆款文章《我是范雨素》,范雨素用朴实的文字记录了自己一家三代人坎坷的生活经历,但又深深透露出坚强、自爱、奋斗等难能可贵的个人品格。
当你处在人生低谷,不妨看看他们 (点击阅读)当生活给你一百个理由哭泣时,你就拿出一千个理由笑给他看。
最后英国著名作家、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名言送给所有遭遇过生活挫折的人们: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