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怎么会有这么美好的女子!我一不留神就把倪姑娘的朋友圈翻到了头,完全没有感觉到时光的流逝,反而这十几分钟里我是如此的享受!
倪姑娘是一起跳舞时认识的姑娘,短短几天的排练,让我对这位有着漂亮的大眼睛和甜美笑容的女孩子颇有好感。她是带队的队长,却从不对我们颐指气使,尊重每一位队员提出的意见并虚心请教;说话温柔又不失力量,自信而又谦和有礼。因为我见多了许多同生谋个一官半职就斜着眼睛看人,稍有些姿色就自我感觉走路带风。倪姑娘真的是一股清流啊,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而不是放眼望去齐刷刷冷漠高冷的脸。
我几乎没有主动加过别人好友,因为确实越长大越觉得难遇到去值得花时间了解的人。但这一次活动结束后,我主动在群里加了倪姑娘的微信。接下来,我在图书馆里点开她的头像,静静地开始了解她过往的生活。她养了几只可爱的小狗,是茜茜公主和葡萄王子的妈妈;上课时候走神自拍,写道“皇上皇上不好啦,倪妃的心变成蝴蝶飞走啦”;偶尔发几句鸡汤会署名为倪•斯托洛夫斯基。
倪姑娘不仅人美性格可爱,而且家境优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她并不是娇生惯养,因为从小父母就教育她要当一个真正的公主:善良、坚强;能吃苦,不娇气。而在我看来,她确实成为了真正的公主。我暗暗把她也竖为榜样,女孩子活的最漂亮的样子不过如此了。
朋友圈于我的意义,大多数就是这样:我可以看到不同人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开拓眼界。如果你能与朋友圈和谐相处,那么它回馈给你的一定是积极的信息。比如我就通过刷倪姑娘的朋友圈,具体化了我要努力的方向。真实接触过的人身上的优点,比抽象空洞的大道理更容易唤醒一个人行动力。
我曾经也刷朋友圈上瘾,那段时间似乎自己成了一个偷窥狂,总想在在这个和别人唯一有交集的平台里偷窥他的生活和情绪。但这种偷窥欲的满足并没有使我开心,反而觉得生活被别人鸡毛蒜皮的小事咬成一点一点的碎片,碎到我看不清自己生活的真实模样,就像是眼睛被五颜六色的布蒙住而失去视觉,无法把控自己的步伐。
于是有一天我也不堪其扰关闭了朋友圈,没有了那个小红点,好像摆脱了一个讨厌的跟屁虫一样,顿觉全身轻松。虽然后来偶尔也会打开朋友圈随便看看最近的几条好友动态,但这和被那个小红点勾引着、逼迫着打开完全不同,我会感到这些信息是我自愿来看的,会更宽容地面对每一个人七零八碎的分享,也会更享受这种小小的放松方式。很多事情,是否享受其中就差在你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去做。
网络上要求朋友圈从微信中退出的声音不少,人们觉得自己的生活被这个鱼龙混杂、硝烟弥漫的场地影响的支离破碎,似乎消灭朋友圈就能改变自己在面对这个巨变的时代越来越不知所措的状态。类似的还有对浅阅读的批判,把人们静不下心来读书的原因归于泛滥的信息。我们不能否认它们确实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伴随科技发展而出现的新兴事物一定是有两面性的,而且大多是利大于弊的。因存在的弊处而全盘否定一个事物绝对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做法,远远避开决绝地不接受反而会让自己被时代淘汰。
通过朋友圈,我看到一个大四的学姐已经在剧组拍戏了,还有之前同在新闻部门的学长在钱江晚报已经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实习记者,写了很多精彩的深度报道。这些优秀者的动态,都会悄悄转化为我努力的一部分动力。圈子里这样优秀又努力的人就像一根根细细的线,牵动着自己孤独无力的步伐,一直向前,步履不停。
通过朋友圈,我看到许多乐观有趣的朋友们一些精彩又不失思考的言谈杂碎,都会无形中慢慢改变自己固有的一些刻板无趣和悲观。
到现在,我仍然关闭着朋友圈的提示,但并不抗拒刷朋友圈,时不时就会点开随便看看,自己偶尔也会发一些自认为有价值的照片和文字。朋友圈并不能完全真实地代表一个人,所以面对屏幕里的很多信息我并不会认真,这样也就避免了被朋友圈大量被精心处理过的内容而影响情绪。
每一个使用微信的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开朋友圈。就算你不发也不刷朋友圈,也会点开你在乎的几个人的头像看他的生活,也会在新加了一个好友之后通过他的朋友圈来快速了解这个人。所以,没必要把朋友圈当作洪水猛兽,将之视为精神毒品而谈之色变。朋友圈哪有那么十恶不赦,把它看得简单了,别太过在意,它也就并不会打扰到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朋友圈和谐相处,和它成为点头之交或者当作亲密知己,只要你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