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清晨,一趟地铁上的乘客们正安静地坐着。
这时上来了一位带着几个孩子的男子。孩子们一上来就四处奔跑,撒野作怪,而这个男子坐下来,就像没看见一样。
大家非常不满。终于,有人忍无可忍了,对那位男子说:“先生,可否请你管管你的孩子们?”
那人抬起眼来看他一眼,仿佛如梦初醒般地轻声说:“是啊,我想我是该管管他们了。他们的母亲一小时前刚刚过世,我们刚从医院出来。我手足无措,孩子们大概也一样。”
以上情节不是小编们瞎编的故事,它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的亲身经历。
假如你是那节车厢上的乘客,你听到了那位男子的话的时候会作何感想?你还是像开始一样,责怪他不管束自己的孩子吗?
史蒂芬说:“你能想象我当时的感觉吗?我瞬间怒气全消,非常自责,同情与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啊,原来您的夫人刚刚过世?我感到很抱歉!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我相信大部分人也会像史蒂芬一样,对那位男子及其孩子们表示同情,理解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刚刚失去了至亲。
我们看到的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那位男子并不是天生的放纵孩子撒野的坏父亲,孩子们也不是无故地撒野作怪。
遇见令自己不愉快的人和事时,我们的本能反应是生气和抱怨。但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曾有那么一刻,做出了眼前一样的让人讨厌的行为呢?当时的你,是不是有特殊原因,导致自己行为的异常呢?
我们都渴望得到理解,只是不习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对方而已。优秀的人,不会随意评判别人,而是习惯于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