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失败的那天,我看到了历史。
今年 九月五日那天晚上,五棵松体育馆座无虚席,那天是一个需要务必记住的日子。因为那是中国篮球的生死一战,那天晚上决定着亚洲所谓最强的球队的出线权,决定着中国篮球新一代创造历史的神圣时刻。如果他们赢得比赛就意味着男篮的再度崛起,意味着姚明主席首次担任男篮主席就成功进入世界大赛,为国争光,见证男篮的成长与成熟。同时,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在本土举办如此高规格的篮球赛事。中国篮协经过多重协商,投入大量心血将男篮放在竞争力最小的一组希望创造历史。但随着终场哨声吹响,失败了。男篮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历史要求男篮站在锋线上,但他们就是没有把握历史的实力。之后的比赛尽不如人意,在小组淘汰赛中又出局。
出了错,总要有人来顶罪。
在中国人的历史上,总要有罪人来填补这个历史空缺,好让后世人知道,这个问题的失败总是少数几个人的错误。秦桧就是因为弹劾岳飞造反,并间接的参与了这个问题的谋划而被后人广泛谩骂。时人甚至将炸油条叫炸秦桧,以此来纪念这个所谓被冤枉的名将。秦桧确实要对岳飞的死负有一定责任,但我们不得不说这样草率决定一个人未免太不严谨了。我们要从历史的大格局去看,在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建立宋朝前,五代十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社会陷入死循环,兵骄将厉,这让赵匡胤不得不反思将军权利过大是多么可怕。兵权凌驾于皇权之上,是多么恐怖。所以赵匡胤创立了偃武修文,以文治武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延续南北宋几百年的时间
在南宋朝廷风雨漂泊,朝不保夕的时候,南宋统治者在内忧外患之际只好暂放偃武修文这一国策,发展军备,应对内忧外患。但在南宋朝廷稳定后武将权利过大又一次被提上议程,以文治武的国策的恢复日渐加快脚步。
著名历史学家李亚平先生提到岳飞必须死,那么为什么岳飞必须死呢?这里不亚于这几个方面。
(一)国策。
宋代以文治武的国策延续整个宋朝,从宋朝政治制度上看,大部分的政治制度都是围绕这个国策进行的。宋朝大部分都是将统兵权,治兵权分开。但此时,岳飞统领着全国五分之三的兵力,一旦岳飞完成北伐,有可能功高盖主,威胁皇权。不要以为岳飞就是精忠报国的,只不过历史没给岳飞机会。从现有资料看,岳飞和赵匡胤有许多相像之处,同样拥有高超的军事才能,同样不幕钱财,同样在民间拥有极高的威望。而岳飞在文化水平上高出赵匡胤不知多少倍,这样一个比宋高宗赵构强出这么多倍的武将,不得不令赵构君臣多加防范。话说回来,赵匡胤也是个忠臣,要不是石守信等人非逼着赵匡胤登上皇位,赵匡胤不知会怎样。(当然,赵匡胤本人肯定是对皇位垂涎三尺的,这个问题今天不谈。)你怎么敢肯定岳飞的部下就不回来这招。
(二)南宋朝廷的稳定。
本人思前想后,这个还是应该算一个原因。因为在南宋朝廷受到威胁时,国策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不过话说回来,人家中兴四将加上吴玠的军队都是属于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没有宋朝军队多大事。)武将的权力得到提高,统兵权和治兵权短暂的结合在一起,使之发挥了权利。如今南宋朝廷渐渐于金国战略上处于平衡状态,五代十国时武将过于可怕,致使几百年后南宋朝廷仍然心有忌惮。(从岳飞死后的几十年里,南宋就爆发了几场大的军队叛乱。这样不难看出,赵构心里所担心的叛乱不无道理,不能以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就去评论人如何。)
所以,只以秦桧一家之言就足以致岳飞于死地,未免太高估秦桧的实力了。
李楠现在就处于类似于秦桧的处境,当然我不是硬要把李楠指导与秦桧做比较,只是两人情境相似。同样受国人的谩骂与不理解。“李楠下课”,不绝于耳的声音响彻五棵松体育馆时。我无比心痛,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如此重大的错误全怪在李指导一人身上,未免太过了。国人在一千年前将岳飞死去的原因全怪在秦桧身上,在现在将输球的责任全部归结到李楠身上,所以我说我看到了历史,一个悲哀的历史即将上演.
张宏杰先生曾说历史就是当下,今天我总算理解了。为什么总是这样的悲哀历史上演呢?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