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无三里平。
这里是贵州。是贵阳前往黄果树的高速路上。
山,是贵州最具特征的名片。只要还有一尺空地,就一定要种上一座山,不论大小和高度。
沿途的山,除却了山们惯有的伟岸和挺拔,高大与险峻。一律秀气。
不高,无需仰望。只一抬眼,便奔涌入目,可见其顶,足见全貌。
不大,馒头也似,极为袖珍。仿佛伸手一揽,即可拥万千百座。
袖珍的还有山中草木。要么裸岩莹白,着三两茎劲草随风舞动;要么斜坡舒缓,铺一层绿茵随心延展。即使偶尔需要树木点缀和衬托,也极尽矮小与瘦弱。
山间平地也不大气。只因每一尺空地都种满了小山。数座小山围裹,有时密不透风,山间只剩沟谷,荒草萋萋,流泉淙淙,有蝉噪和鸟鸣;有时透过气来,点缀几幅薄田,如画一般描上水稻绿,又能亮瞎人眼。最喜略阔处的几户人家。那不仅是把家安在了美景四合的山间,更是把心安放在了稻香四溢的世外。
喜欢那些小山的独立。只对望,不牵连。不见连绵起伏的山势常态,只凸显特征鲜明的个体差异。车行高处,远眺窗外,云天尽处,山头茫茫,不知其数,个体特征方才消失。
更喜欢那些小山的背景。天离得那么近,总是那么蓝,就像掉进了蓝色染缸,又如嵌满了蓝色宝石。在无边的蔚蓝里,再衬以清泉般流动的白云,梦境般变幻的轻雾,意境幽深得让人惊叹。
突然间想,都是谁在给这些神奇的小山命名?它们的名字是不是都拥有意境悠远的韵味?那些命名的人,是不是都如我此行一样,尚未闻到茅台的酒香,就已醉到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