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论及探春的无情,甚至将其比为女版的贾雨村。在那篇文中,楼主看到探春的缺陷是对的,但错误走于极端,非正即反,非白即黑,仍是一个贴道德标签的解读法。
因此而触动一点灵机。在这里说说感想:
1
红楼梦明里是说为了给闺阁添光,为平生所见几个“女儿”立传,实际上在描摩她们的形像时却是极为立体而丰满的。稍加留心就可以看出,其实这些“女儿”们,特别是作者极用力的几个女主人公,几几乎没有一个是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鲜明的多面性格,甚至与作者描绘的优雅美好形像明显对立的、不算小的缺点:黛玉的善妒多疑;宝钗的老沉阴冷;凤姐的贪婪奸滑;探春对亲生母亲、亲弟弟的刻薄寡恩;迎春的懦弱无能;惜春的冷漠无情;妙玉的虚伪;乃至袭人的世故与告密;晴雯为代表的一干大丫头的懒散、势利和凶狠(在写她们对红玉的排挤与欺凌、对坠儿的冷酷时,作者毫不容情地活画了一副副很不可爱的嘴脸),等等,不一而足。
但这些都不应让人一笔抹倒她们的美好。美好是来自那生机勃勃的青春、生命本身。神瑛侍者作为护花使者,所居之处称为“赤瑕宫”,想来也是大有深意的。
2
在人物形像的自我对立上,最极端的例子是相当著名而令人无限困扰的秦可卿,一方面将她说得极为完美(兼具钗黛之美),另一方面却将她做了极“淫”的代表,是“败家的根本”。
——打字打到这里,才觉得多少有些悟及秦可卿这个角色的寓意所在。之前一直苦闷于作者何以如此唐突佳人(黛与钗)?现在想来,她其实就是“风月宝鉴”的化身(“秉风情,擅月貌”,好吧我也胶柱鼓瑟一下)。
如同贾瑞照镜只会看到王熙凤,贾宝玉看到的镜中(梦中)美人必然“兼具钗黛之美”,完全是他内心欲望呈现。可惜的是贾宝玉也只忙着照了照正面,云雨了一番,辜负了警幻仙姑的一番美意,从此“堕入迷津”,只有历尽千劫去体味命运的无常了——其实这就是命运。
“宿孽总因情”——宁府诸公,贾家一门,皆忙着正照风月鉴,所以难免“好事终”。
3
想到这些,觉得有助于看出红楼梦这本书艺术上的伟大之处与极精致独到的技法与匠心。镜像、对称、投影、衍射、散射,。。。天上的太虚幻境和人间的大观园,都中的贾家与金陵的甄家,正钗副钗又副钗。。。的无穷尽;更不要说人物形像塑造上捉对成双的对立、对称或呼应。(不仅是捉对成双,还可以“对影成三人”,而又各各不同,个个鲜活。)
从大观园这个女儿国鲜活的生活场景,各人的行事为人,可以看出,实际上这个大观园呼应的不仅是天上的太虚幻境,它其实更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完整的微缩景观。所以,这里面的“女儿”们,绝非单一性格,不是简单的美貌、善良、温柔。。。可以概括的。她们是活生生的人,身上都有着善恶、正负两面乃至多面。这是作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之一,因为他突破了中国有小说以来那种情节发展单线,人物性格单一、脸谱化、道德标签化的套路。从这个角度去看,红楼梦是了不起的现实主义作品。但同时它思想之前卫,描写之丰富,思维之夸张,手法之玄幻,光怪陆离,真真假假。。。又使它成为了不起的浪漫主义巨著。实际上,二者极致完美的结合,才让这本并不算很“巨”的著作在诞世以来痴迷了无数读者。
写到这里,有了一个念头:要读懂红楼(只就艺术本身而言,不说索隐与探秘),其实真正的秘法在于:置身于一个六合皆镜面的空间里,而在面前高悬一面八卦图。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