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周末,一天享受两场音乐会的熏陶,充足的精神食粮。
很久没有如此充实的在外过一天,以至晚上10点半才进家门,在凌晨前需要完成思维导图、写作的作业。
不能拖延!不能拖延!不能拖延!我每偷的一个懒都是给未来挖的坑啊!
如果要给今天来个主题日,那就是“音乐会日”吧。
上午,在国家大剧院欣赏了王以东老师指挥北京民族乐团演奏的“疯狂动物城”——民族管弦音乐会。演出中,王老师为每一首作品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且和台下的观众们进行知识互动,也为台下的孩子们普及了很多民族乐器知识,大小朋友们都深觉受益匪浅。
晚上,在国图音乐厅欣赏了《指尖上的幻想》——"Soul Band"灵魂室内乐团音乐会。这绝对是一场演员很放松、观众很激动的音乐会!五个男人一台戏!五位男艺术家们分别用钢琴、小提琴、古典吉他、手风琴和各种打击乐器把探戈风格的音乐“玩”得精彩绝伦。就算你不是学音乐的,今晚也会被他们的音乐带跑!
一口气看两场音乐会下来,也特别关注了今天的观众们,正值暑期的周末,观众孩子和观众家长的比例快赶上1:1了。
很高兴能看到这么多未来的观众从小走进音乐厅陶冶自己。就此,我也想简单谈谈几点关于在欣赏音乐会时,如何当一名高雅、有素质的观众。
一、关于音乐会
1. 提前了解音乐会的演出形式:独奏?独唱?交响乐?民族管弦乐?等等。
2. 适当了解演奏乐器,便于在音乐会现场聆听感受乐器的演奏特点。
3. 如能提前知晓节目单,可先熟悉主要曲目。一般情况下,音乐会主题的曲目多数出现在上、下半场第一首或整场音乐会的压轴。
二、关于着装
这个不用多说,稍微有经验的观众都知道需要穿着正式一点,难道你不想自己很端庄或者很Man的去欣赏音乐会吗?
1. 国内外普遍情况是,男性着西装,女性着礼服、套裙或连衣裙(不用太正式的),小孩也可以穿自己帅气、漂亮的礼服,从小培养对音乐会和演员们的高度尊重。
2. 避免穿T恤、牛仔裤、短裤、拖鞋、毛靴等不适合正式场合的着装。
3. 大衣、大包建议寄存,女性可拿手包出席音乐会,既方便、又美观。
三、关于时间
守时、准时是我们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注重的一个礼仪,音乐会也不例外。
1. 演出票上,经常会友情提示我们提前进入音乐厅,但是还有安检时间需要考虑,一般提前15分钟左右到场。
2. 如果是朋友邀约观看演出,最好比朋友拟定的时间再早5分钟到场。
3. 如若迟到,音乐会已开始,一般是要等到中场休息才能再进入,但不同音乐厅的工作人员会视情况而定,也许迟到观众可以在一首乐曲结束时进场。为了大家和自己,还是不要迟到!不要迟到!不要迟到!
四、关于鼓掌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鼓掌?
1. 音乐会开始,指挥上台时;独奏、独唱演员上台时。
2整首乐曲或组曲全部演奏完毕时鼓掌,乐章和组曲之间不鼓掌。
3. 音乐会结束时返场加演——热烈鼓掌。
4. 如果觉得演出非常精彩,还没听够,指挥家、演奏家、演唱家不退场,那就掌声不要停,他们会内心满足的再为大家表演一首。
妙招:如果还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鼓掌,那就用余光观察旁人,等观众们掌声起来了再跟着拍。
五、关于手机
1. 手机调成静音,保证全场的安静,为演员们创造最佳的演出环境。
2. 不要摄影、录音、录像!出于对艺术家们高超技艺的尊重以及对主办方的版权保护,不要随意拍照、拍视频发朋友圈。
3. 如果征得拍照许可,请一定关闭闪光灯,因为闪光灯真的会影响到台上的演员,不信你就上台表演试试。
六、关于退场
1. 不中途退场。
2. 有特殊情况,可以在中场休息或者一首乐曲演奏结束,趁观众鼓掌时悄悄离场。
3. 安静退场,不喧哗,出了音乐厅再做讨论。
4. 带好自己的物品,以免再返回来拿,切记不要留垃圾。
七、关于献花
1. 不是每个音乐厅都可以带鲜花!如若献花,可以提前问询是否能带鲜花入场。
2. 不要再演出过程中随意向演员献花,一般选择在上半场结束或音乐会最后一曲结束时献花。
3.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在某个节目演出结束时鲜花,一定要提前与工作人员沟通并让他们安排献花。
八、其它注意事项
1. 对号入座,不要随意调换座位,给他人带来不便。
2. 不玩手机,专注听赏是对音乐会最起码的礼仪,也是对自己进行精神修炼。
3. 演出中不与旁人交谈、讨论,可选择中场休息或演出结束后交谈。
4. 演出中不喝水(饮料)、吃东西,不随意走动影响他人观看音乐会。
5. 注意自身观赏姿态,不抖腿、不踢椅背、不晃动身体、不睡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