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里,读书是那么重要且必要,这是很多人都认可的。但是却很少人会把这种认可内化为自身的思想并付诸实践。诚然,不能否认书籍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信息,更多的是一种活的灵魂。读书还是有益的,那就翻开一本来读吧!
可是,我却发现,上学到今天,我却丧失了阅读的能力了。静下心来去读一本书是那么困难。我用尽力气逼迫自己却发现几乎是昏昏欲睡,一旁的手机时不时亮起,我的手不听使唤的拿起来又放下,一次一次,在内心百般谴责之下苦苦煎熬着,一页书好似一本书,那么长,这与我内心看了开头就想知道结尾的性格太不相符。渐渐的,我那满腔热情对知识的向往渐渐褪去,那随手淘来的书也在角落里崭新如初。那么为什么读书对我而言那么遥不可及呢?读书,我到底缺什么?
耐心。这个词看似很简单,对于读书而言。在当下这个时代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我们每天最离不开的就是手机,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各种社交网站,拼命舒展自己的肢体接受四面八方扑面而来的信息,生怕落下一点,自己显得不那么时尚,这是很多人当下的生活,我不认为有错,可是仔细想想,那些信息有多少是跟我们有关的呢?把那些信息分类不过是衣食住行。有人会说,这就是生活。难道生活仅止于此吗?绝不。我们的思考基于生活,可往往有深度的思考在日常琐碎之中是很难形成的。因为思考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世界,而我们大多数人在迈向静心的过程中被各种形形色色拦在了现实的方寸之地。于是我们自我安慰道:没事,有机会再去读吧!可是这样的想法成为习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久而久之,我们连最初的愧疚和自责都没有了。
习惯。习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有人说21天就能养成。常常有人会为了减肥去尝试养成各种所谓的习惯,效果不佳却乐此不疲。而读书的热情却远不如此。因为读书太隐性,对于精神上的塑造我们短期内是看不到感受不到的,对于习惯了短期效果化和应用直接化的我们来说,读书的确是一种难以养成的高于习惯的挑战。这就造成了一种分化,读书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对知识的渴望也愈发强烈,便会为了寻求一个答案转向更多的文字与灵魂,孜孜不倦;相反不经常读书的人,一旦习惯了无书的生活,他对知识的殷切初心便会被生活的喧嚣吞噬,再找回来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心已经无法沉静,再次找回自我可能就是中年以后了。
环境。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一方面孕育于人对环境的适应同时又依赖于环境对人的改造。我们身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我们将来发展的可能高度及深度。处于这样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对于环境的适应力不断提高,追赶时代的步伐也日趋加快,然而,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周边环境的人鲜有。大多时候,我们被周遭环境改造的面目全非,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去适应这种改造。当我们被现实世界重重抛下,疼痛之外就是选择改变自己,重新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环境,从书中寻求精神支撑不在选择之列,因为,书籍是虚拟世界,而我们被迫要变得现实。事实上,很多的一部分人认为,书籍对于我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我个人是不赞成的,因为或许我们根本就不了解自己,我们以为自己不喜欢读书,没有天赋,那晦涩难懂的字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看懂。事实上我们只是习惯了无书生活,习惯让我们潜意识认为假设就是事实,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为什么不能好好读书呢,不是没时间,不是读不懂,更不是你不愿意读,是这个社会把你的心扰乱了。我们都说人生苦短,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实上,自己有多少是真正喜欢或不喜欢的呢?没有深入了解就轻易判断是一种及其不理性不负责的行为。我们所认为的不喜欢未必就真的讨厌。那么,其实我们可以尝试着每天强迫自己放下手机,给自己了解自己、理性思考的机会,不用太长时间,半个小时就好。慢慢的,这个过程将会由被动转为主动。当然,开始的难度取决于你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有多少。在我看来,读书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是最容易的也是最难的。我们渴望知识同时渴望未知。我们背负责任又想释放自我。太多太多,好的坏的,都想去尝试一番,总觉得过了这个年纪,有些事就没了纪念意义,青春就会变得萧条且无味。我们还没融进社会和现实世界的世俗中去,却已经面对各种诱惑。
所以,学生时代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我们可以代表自己去思考。有人说,珍惜你的20岁吧,因为此后你的的任何一个选择和决定都将改变我们未来的道路。作为一个大三的学生,我认为,书,不能事事给我们答案,但无声的文字背后,你能发现另一个自己,这是大学最珍贵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