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看刘润老师解答关于企业到底走多元化还是走专业化道路的小结,再加上看完罗胖老师的液晶演义,有了一点感触。
刘润老师说选择多元化与专业化,可以用“科斯定理”来权衡管理成本与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当你发现让别人来做这件事不如你自己做这件事时,你可以选择多元化,将你的核心能力拓展到更宽阔的领域去,但是随着交易成本的越来越低,我们寻找合作伙伴的代价越来越少,需要发展多元化的几率就越来越少。
罗胖老师讲则是液晶技术最早在日本发展壮大,形成一家独大之势,液晶产业有一个周期,当在周期的低谷时,日本选择了保守的维持发展,没有在专业化上继续投入,韩国人就是因为踩准了这个周期,低谷的时候,在液晶专业中加大投入,进行技术升级,与日本液晶行业分庭抗礼,后期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的液晶专业进程强劲,加入液晶市场,行成液晶产业“三国鼎力“的局势。
如果将商业比喻为战场上的厮杀,那么多元化就是你手中的盾牌,战场上危机四伏,说不准在那里就有突如其来的风险袭来,例如行业不景气,政策倾斜,人们逾期偏低,新技术冲击等等,当风险来临时,多元化的盾牌可以稀释风险,避免你在这突然一击之下覆灭。
而专业化就像一把利刃,攻击性强但是低档风险的保护能力弱,在大家都处于多元化的“盾牌“防守时,专业化的利刃才能让你在战场中所向披靡,奋勇杀出重围,避免在所以在商场上是走多元化还是走专业化,需要的是你对产业的”周期“是否明晰,危险时多元化防守,抵御冲击,安全时专业化“利刃“主动出击,占领市场,攻守兼备才是专业化与多元化选择的重点。
商场有多元化,专业化两条路,学习也存在着专业化与多元化的。
有人会问学习专业化这个好理解,上大学所学专业不就是专业化吗,其实大学本科的四年应该算是多元化学习,因为学习的面很广,当你毕业看到自己大学成绩单时,发现成绩单好长啊,因为我们学了许多门的课程。只有达到研究生时,才会在某一专业领域前行。
生活中的学习,我们的精力与时间在应付职业这一专业工作时,会有剩余,但这余下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在职业上的上升空间很小,所以我们就可以将时间与精力放在多元化发展上,在空余时间学习感兴趣的知识充实自己,让自己多的掌握一门技能,一方面知识。因为看似不相关的两门知识或技能,在某一时刻就会达到相辅相成1+1>2的效果。
而当职业风险受到毁灭打击时,只有专业化只有覆灭一途,而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好比与社会行成多条联系,一方的倒塌,这建立的其他联系就会有一条让我们避免覆灭的危险。
咱们刚才提到了“周期低谷“这一概念,进入低谷期,我们用多元化稳住发展,专业化蓄势,当走出低谷期时专业化蓄势而发,在这时期档口所向披靡。
多元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专业化长驱直入势如破竹。
一攻一守,运用得当人生面临的是最后的胜利,运用的不当,有多元化的守护也不至于人生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