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理解心理治疗的首要之务,不是去强迫人改变他们的念头;相反的,你要跟随他们的念头,用缓慢的步调来改变它,创造出有利于改变的情境,让他们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 ——米尔顿·艾瑞克森
催眠,总笼罩在一团神秘色彩之下,是童话故事里施用巫术的必要手段,也是科幻小里奇人拥有的特异功能。而在现实生活,催眠在心理治疗领域一直具有重要地位,无论心理治疗分为多少派别,它们都无法忽视催眠带来的治疗效果。
米尔顿·艾瑞克森是现代医疗催眠之父,是自然催眠法(即不需要诱导仪式)的先驱者。《催眠大师艾瑞克森和他的催眠疗法》由他的学生萨德撰写,记录了他与艾瑞克森大量的会谈实录,当中包括一些案例和艾瑞克森对于催眠和心理治疗的观点。对普通人而言,催眠的专业技巧过于高深,而这些对谈,让我对催眠有了小小了解,既满足了好奇心,也对催眠治疗师们的工作生出敬意。
整本书通读下来,更加印证我之前的想法——心理治疗是一门高度个人化的技艺。虽然有理论、有方法、有多套治疗手段可以借鉴,但因为人的心理结构不同,所以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治疗模式;而治疗师,在具备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后,治疗水平的高低是很依赖个人的感受力和创造力的。在我看来,好的心理治疗师光靠训练是练不出来的,那“神来一笔”的灵感和治疗手段,和天分、觉知、敏感度等个人特质紧密相连,艾瑞克森就是典型例子。
心理学研究人的潜意识,荣格认为潜意识拥有我们无法意识到的力量,艾瑞克森同样重视潜意识的智慧。在艾瑞克森学派的概念里,催眠、教学和心理治疗三者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因为在这三个领域当中全有赖于潜意识的学习,其中根本的道理在于“人早已拥有要产生改变所需的资源”。天气热会多喝几口水,在干旱地区会多吃盐,潜意识知道这些,我们的身体会响应它们,而我们的意识却一点也不知道这些事,“在正确的时刻,做出正确的行动”,顺应潜意识,“当你依靠自己的潜意识时,你会有许多精彩丰富的学习”。
“潜意识比你知道的还要睿智许多”。
了解潜意识,响应潜意识,然后呢?大部分治疗师学着如何当一位倾听者,而艾瑞克森训练自己成为沟通者,他在沟通中善用情境,运用他精纯的个别化多层次沟通突破对方精神上设置的壁垒,激发其内在动力进而达成治疗目的。沟通技巧当然非常个人化,“个别化多层次沟通”的方法也需要多年得经验累积才能达到一定高度,但艾瑞克森得一些基本原则值得每位致力于心理治疗的人体会,“太多人只去听问题,而当他们该听病人没有说出来的部分时,他们并没有去听。这是很重要的事。”至于催眠的方法和步骤,并不是这本书叙述的重点,但从种种细节可以获悉,艾瑞克森把他的催眠技巧嵌入与对方的沟通中,从而获取对方潜意识中的信息。
“你应该试着学会听懂来访者在对你说什么、他们如何表达他们的问题,他们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艾瑞克森的厉害之处不只在沟通技巧,他还是细致入微的观察者。因为语言只能透露一小部分信息,并且很多时候人会说谎,这时就需要观察那些非语言信息,观察力越强,就能获得越多信息。“观察你的病人,留意他们说出来或是表现出来的言语或非言语信息”,这是艾瑞克森非常强调的一点。说道艾瑞克森的观察力,作者这样比喻:即使一名妇女体型没有可见的改变,艾瑞克森能从她走路的方式,认为“这个女人怀孕了”,他会写下他的预测交给秘书锁在抽屉里,然后会去验证他的观察。艾瑞克森的观察力是当时的传奇,他建议治疗师在培养自己的观察和预测能力时,“无论何时,当你观察出一些端倪之后,把它记下来,并写上时间,把它们锁好。当你发现佐证或是反证时,回去看你当初的观察记录。”为什么预测和观察力同等重要,因为很多时候,治疗不可能立刻见效,通常要通过一段时间才在治疗者身上显现,因此治疗者的预测能力变得十分关键。
“当你在面对病人的时候,你所说一些事的意义可能会在半个小时,也可能会在一个礼拜以后,才对病人显现。”
但凡医生,多少会认为自己有医治好所有病患的能力,心理治疗师们也是如此。艾瑞克森确明白,任何治疗都有自己的界限,就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必须认识到自己无法治疗所有的疾病,这很重要。荣格也曾在学术演讲时说,如果来访者执意不听劝告,他是不会再多说一句话的,随他们去。
“有很多人不是可以治疗的,他们将会滥用治疗。”
催眠师听起来就像魔法师一样神奇,我是抱着了解催眠手法的目的看这本书的,但读了书中的大量对谈实录后,我反而觉得具体操作不像之前想象的那般神秘,催眠是辅助治疗的一种工具,是帮助治疗师连接治疗对象的潜意识的手段,治疗师的理念和出发点才是最能让我们获益的。读了艾瑞克森说的那些话,便了解这个当代最负盛名催眠师的治疗手法和催眠方式是非常灵活多变的,他不拘泥于任何一个心理学派,只求务实。
“有太多的治疗师早在三个月以前就预约病人,他们每次看诊50分钟,然后休息十分钟,那是种仪式性、不可打破的模式,这并不是在做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教导人如何去生活,而不是如何去遵守一个僵化、严苛的时间表。”
艾瑞克森早年因病致残,世界为他关了一扇门但又为他开了一扇窗,他克服自身缺陷,是病人极具说服力的榜样。对于他的成功,本书作者说“或许他深远的治疗效果是来自于他的高度敏锐、尊重个人、热情、神采奕奕的独特的风格和面对逆境时所展现的强韧生命意志。”艾瑞克森是可供参考但极难复制的催眠师,而问他如何定义催眠,他说,“催眠是一个温暖的人在另一个人身上激发出一段维系生存意志的关系”。
“你并不能改变过去,你能启发他们关于过去的种种,但好处有仅止于教育他们关于过去的种种。你要过的是今天、明天、下个礼拜和下个月,而这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