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洛阳

趁着清明小长假,去了趟洛阳。选择洛阳的原因,一是离西安比较近,毕竟只有三天假。二是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有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充满历史气息的著名景点,再加上洛阳的牡丹也是千姿百态,虽然清明去看牡丹可能有点早,但是鉴于以上种种还是很值得去一趟的。

此行,我是和一个闺蜜一起的。

我就不对各景点和交通一一作介绍和说明了,毕竟百度上有很多写的很好的攻略。今天我就主要,给大家分享一些我拍的照片。

龙门石窟

卢舍那大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大小小的佛,就上传以上几张图片吧。

站在台阶上用全景模式拍的

这里简要说明一下:龙门石窟分为西山石窟和东山石窟,以伊河作为分界线。西山石窟是龙门石窟的精华部分,上面的照片均来自西山石窟。从西山石窟到东山石窟会从一座桥上经过,即伊河的“漫水桥”。

从伊河东岸拍的西山石窟

站在漫水桥上来个背影照

这张仍然是在漫水桥上拍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上四张均在伊河的东岸拍摄。蓝天、青山、绿水,各种各样的花儿。

白马寺

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所寺院,也是自白马寺建立之后,中国“僧院”才泛称为“寺”的。至于为何取名为“白马寺”?简单点说,就是为了铭记白马驮经之功。

【以下来自百度】史载,东汉永平七年,汉明帝刘庄帝因夜梦金人,遣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六十七年,汉使及印度二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抵洛,汉明帝躬亲迎奉。公元六十八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雍门外建僧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故取名为“白马寺”。

在白马寺几乎没拍什么照片,就在门口拍了下面两张。不过,我们在里面的馆内,把所有关于白马寺的历史及发展都了解了一下,还是觉得相当有意思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天子驾六博物馆

之所以叫“天子驾六”,是因为在我国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格驾六匹马。具体介绍看下图。

天子驾六博物馆简介

天子驾六博物馆

天子驾六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国国花园

清明到洛阳,肯定要去看看牡丹喽。不过,有点遗憾,只看到零零散散的几朵。四月中旬才是牡丹的盛开期,我们去的太早了。

中国国花园大门

雨中牡丹

雨中牡丹

雨中牡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洛阳老街

到洛阳,肯定少不了吃吃吃啦!

吃货们的天堂

【上图说明】这里叫“十字街”,下午六点开始摆摊,人真的超多,随便一个摊位前都排满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图说明】这条街全天开放,大部分都是卖不翻汤,洛阳水席,以及牡丹酥等特产的。还有好多手艺人,卖剪纸、火烧画、牡丹扇子等,真的是个个手艺精湛,让人不禁感叹“高手在民间”!从这条街一直走到头,就是丽景门了。

丽景门

我们在洛阳吃的部分当地特色小吃

ps:没有全拍,只是部分

水席

浆面条

不翻汤

水席,我们两个女孩点了四个菜,一人吃了一碗米饭,最后由于菜没吃完,为了不浪费,又一人吃了一个馍,哈哈。不翻汤我们在两家不同的店吃了两顿,两家的口味有差别,不过都不错。浆面条一般般吧,有点酸酸的。

到这里,分享就结束啦。

很高兴你来看。

愿我们都能活的不急不躁,安稳平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洛阳博物馆里挂着一副很大的油画,说是周公营建洛邑。洛阳最早建都是周平王东迁建立东周时候,东周前前后后历经春秋战国长...
    诚录七年阅读 996评论 10 3
  • 文/青年太白 周一早上八点,动车缓缓驶入洛阳,从龙门站一走出来,眼前一片阴暗天色,凉意顺着晨风往胸口猛钻,我紧颤着...
    青年太白阅读 2,767评论 20 17
  • 昨晚,出去跑步,出门之前,一直在想其他的事情,到附近的花园,跑了好几圈,才发现自己穿错鞋了,居然穿了平底单鞋,而不...
    弘丹阅读 8,833评论 54 347
  • 今天听了武际金武校长的报告!真的是受益匪浅!以后一定改变我的观点!以身示范!真正做到身教重于言传!!说做要一致!不...
    二年级八班王兴源妈妈阅读 108评论 0 0
  • 刚进医学院那年,很流行戴美瞳。爱美的女生不近视也会佩戴,想要什么颜色的都有。我当时是很害怕这种东西的,...
    偷走的时光阅读 5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