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做错事,别人或者自己经常会安慰自己:“没事,吃一堑,长一智。”
比如,
打碎了碗,会说:“碎碎平安,下次注意拿稳,吃一堑,长一智。”
走错了路,会说:“下次别轻信导航,吃一堑,长一智。”
有的人真正做到了,吃一堑,长一智。还有很多人吃一堑,并未长一智。
他们当再次犯错,才会突然想起,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了两次,并暗下决心,一定记住教训,痛改前非,然而,还有可能再次犯错。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不同的结果?
对待错误的态度不同。
吃一堑,长一智的人,他们的关注点在于下次不再犯错。
吃一堑,未长一智的人,他们更多的是给自己找了个原谅自己的借口。
不同的态度,造成了不同的潜意识。换句话说,未长一智的人,他们根本就没有太在对错误的剖析。
因此,这样就造成三种结果:
1.在同一件事情上,犯了同样的错误。
这样的人,完全是愚蠢至极,思维逻辑能力,总结能力几乎没有。
2.同类型的事情上,又犯了错误。
他们犯错是因为不会举一反三,对事情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不足。
3.由于同样的思维错误,再次犯错。
这样的人做事情太冲动,没有充分考虑到事物的本质。
即使,吃一堑,真的长一智的人,这种思维逻辑也不可取,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出错。
如果总依靠吃一堑,长一智,那么,人生要错的事情那么多,难道每一件事情都是要试错一遍?
如果只有吃一堑,才能长一智,那么,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需要先抽烟、酗酒,毁一次自己的身体,改正后获得?
其实,你每犯一次错,都会产生相应的损失,而这损失都需要你后面弥补上。
所以,不要再有任何犯错无所谓的态度了。
如何才能吃一堑长一智?
认真复盘!
怎么复盘呢?
问自己五个问题。
1.我做错了什么?
2.这些错误是由于我哪些错误意识导致的?
3.我的言行是否与所想的一致?
4.我的改正措施是什么?
5.我此类错误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当然这个是最基本的复盘方法,还可以加上其他内容,剖析更深刻一些。
总之,吃一堑,长一智,是只有真正从意识上重视,才能真的做到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