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爷爷。”
“可儿啊,你今天回来啊,那我去接你……”
听着电话那边爷爷的话,我的喉咙有些微微发涩。
是的,说好的,考完试就给他打电话,然后回家的。
然而却要打断爷爷的话。
准备了一万句话,想要用来安慰安慰老头儿,想着如何能够委婉点,再委婉点。
可是张嘴就变成最直接的,“爷爷,我不回去了,直接出去工作……”
爷爷那边一愣,可也不过几秒,就说,“哦,没事,你忙吧,到那边好好干活,好好吃饭哈,别老挑食……”
很心酸,都忘了怎么结束的这场通话。
忙,忙,忙!总是忙!你怎么那么忙?
爷爷总是这样,都不想想什么年代了,却总是担心我吃不饱,穿不暖,担心我在外面过得不好。
一时间,感慨万千。
我们的家人,父母,都是这样吧,处处担心,时时挂心,而我们呢?除了一味地享受着她们给的爱,不停的剥削她们的精力,却不曾给过她们什么。
大多数的人,更多的时候是离家很远,忙碌到甚至连基本的嘘寒问暖都没有。
难道真的是“太忙”了吗?其实,不尽然吧?应酬再多,也可以挤出三两分钟给她们打个电话吧!工作再忙,也可以抽出几天回家看看吧!学业再忙,陪父母吃顿饭的功夫也有的吧!
然而,你并没有那么做。因为你一直都很忙。
其实,在这个世界,只有你去不去做,和愿不愿做,两种选择。
可是,你真的有那么忙吗?
记得,刚走读的那会儿,我常常在被窝里想家,然后窝在被窝里哭。于是,每天都会在心里盼望着早点放假,想着早日回到她们的身边。
后来,在外面呆的时间越来越久,好像习惯了一样,不会那么强烈的念家思归了。
可是突然发现和家人的联系也渐渐变成了例行公事。想和她们说的话,也越来越少,也越来越模式化。她们呢,却变得越发的唠叨起来,问的很多,自己却不想再回答,或是回答的越来越敷衍。常常会觉得和她们不是一代人,总认为和她们没什么共同语言。
做儿女的,好似都是这般。
可是呀,你不懂啊,她们为了和你说上话,也在悄悄的努力着。学习用智能手机,学习玩微信,学习说流行词……,不过是想多和你说说话……
她们也有需要你的时候啊,她们也会很想念你啊,可是,她们习惯了不告诉你。
她们怕你忙,她们怕耽误你工作,她们怕耽误你学习。
可是,你真的有那么忙吗?
我们真正待在父母身边的时间,不过18岁之前的那些时光。
在那之后,我们都要开始自己全新的生活。无论是读书,找工作,还是再到后来的结婚生子,组建自己的家庭。
更让人感到心酸的是,她们在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在你面前变老,而你越走越远,却从未发觉。
亲爱的,你知道吗?在你眼里是大英雄,是超人的人,也会有老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