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这个或那个师傅、师兄、甚至同辈时常会对你说:“你有空吗?你能不能帮个忙?能不能搭个手?能不能帮我照看一下?能帮我把这件事做完吗?能过来一趟吗?”
“我不能”,但我们的脑海中却一片空白,理由和借口在此刻背弃了我们,然而我们的嘴,有时是手指,自发而生动地说:“啊,可以的呀。。。。”
每个承诺都是一笔债务,让我们的日程表上挂满了各类已过期的任务,我们得先把旧债务还清,与此同时,必须找到不欠新债的办法,要想爬出这个坑,除了要识别出别人给你挖的坑,首先得停止继续给自己挖坑。
我们之所以很难对别人说“不”,从内心深处来说一个主要原因是要讨好别人,让别人开心,如果你的拒绝让对方失望,共情心多少会让我们感到内疚,这也就意味着别人的一时开心很有可能是建立在你的一时痛苦之上。有时候,过往的阴影会让我们因为说“不”而焦虑不已:我会被这个圈子疏远吗?我会被同事排挤吗?我会被别人穿小鞋吗?这样的担忧一掠而过,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不会意识到这些担忧的存在。这些担忧几乎永远不会成真,事实上,人们更尊敬懂得适时说“不”的人,而非一味答应却无法践诺的人,对后一种人我们上海人有一个形象的称呼,叫“阿渣力”。
说“不”得第一步,就是找到“说不”得理由。有时候,请求者会设下心理陷阱诱使你答应,他们也许会利用互利回馈心理,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先慷慨地给你些什么,再向你索要些什么,比如:“这个双休日的班我来帮你值了(听完当下感激涕零),到过年的时候你再还我吧!(额头立马泛起一缕黑线)”;也许会利用从众心理,告诉你其他人已经答应了,比如:“今年的旅游我们科室的其他人都选择去四川,你也选四川吧(可我明明想去甘肃啊)”;也许会利用愧疚心理,让你先拒绝一个完全不可能的要求,再顺势提出他们真正的要求,比如:“你下个月去培训吧(啊?我老婆预产期就在下月,于是严词拒绝),噢那这样吧培训安排其他人,你就去顶下培训的人的班吧。”
然而,如果我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是什么,知道哪些事会让自己精进,哪些事只会让自己原地踏步,哪些事能让自己快乐,哪些事让自己悔恨不已,我们就有了一把标尺。有时候,一件事你有空做、有能力做,然而却不是很想做,那么,你先诚实地问问自己的内心为何抗拒?是因为难度太大,担忧失败?还是因为觉得枯燥重复,厌倦反复?假如你的决定是发自内心,目标,哪怕有一万次机会重选,你也只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如此,不管最后的决定是答应还是拒绝,我们都不会耿耿于怀。
其次,如果有充分的理由说“不”,那就在邀约前准备好这个拒绝的理由。要做到这点,你需要了解自己的极限、渴望和需要。我们总是擅长想象“万一说不,会发生哪些可怕的事情”。如果我们总是忙于“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不给“重要的事情”设定具体执行时段,它就永远是“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让你身心平衡,接近目标的事情必须永远优先,假如你自己状态不好,你什么也做不到。必须时刻牢记“自我为重,目标为重”才能坚定地保护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需要中午休息时的独处学习,就事先把它写进日程表;如果你需要傍晚6点去运动,就事先跟教练和伙伴预约好。。。。。尽管一上来是可能反复告知“抱歉我中午12点到13点之间要学习,下午6点到7点要锻炼”,但日子长了,首先你会拒绝得更熟练,其次,许多人已经知道了你的固定规律,你自然也就免去了又一次说“不”。
最后,既不要条件反射性地说“好”,也不要反射性地说“不”,如果一时搞不清自己想不想做这件事,记住吉尔伯特的那句名言:三思而后行是幸福之源。你永远可以说:“先让我考虑下,稍后再答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