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的大唐,潘镇割据的事态尾大不掉,没有什么办法,一代代圣人们继续得过且过,继续败家,大家相安无事。
但是唐朝犯了和后世清朝相同的错误,同样在科举中,深深的伤害了两个举子,引发了一连串的蝴蝶效应,为两个中国历史上极为著名的人物推波助澜,而中国历史进程上影响极大的两件大事,这俩人就是带头大哥,这俩大哥:一个叫黄巢,一个叫洪秀全。
清朝的落第举子洪秀全屡试不中,一怒之下,成立拜上帝会,在金田发动起义,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
唐朝的落第举子黄巢也是屡试不中,屡战屡败,泥人也有三分火气,最后一次黄巢写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身上围绕着许多的光环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起义运动领导人,著名诗人等等,当然还有人杀人魔王,杀神,暴君这样的称谓。
单听这些称谓就知道黄巢的一生注定是个传奇,而事实也确实如此。
都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黄巢是个天大的例外,他以一个落第举子之身,乘势而起,啸聚百万刀兵,纵横十余载,转战大半个中国,两次攻破大唐长安,开国建号,在晚唐的风云人物中风头一时无两。
几百年后,北宋绿林第一人及时雨宋江才会酸溜溜一句:"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黄巢出身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盐贩之家,祖辈都是盐贩子出身,在古代中国,盐铁买卖是朝廷最重要的来源之一,天下赋税,半出于此,几百年前,曾经有一位猛男凭借盐铁赋税将整个天下榨的点滴不剩,打出了汉人的气势。
盐铁的重要性自然不消分说,所以盐铁只允许官府垄断经营,严禁明见私下买卖,官府为了能在获取最大程度的利益,都会两头入手,一方面对盐户进行压价收购,另一方面对消费者高价卖出。搞得广大穷苦老百姓动不动就吃不上盐,甚至几个月嘴巴淡出了鸟。
赔钱买卖不做,挣钱断头的买卖大有人做。
盐贩们正是利用这一点,从盐户手中高价收盐,又用低于很多的价格卖给百姓,厚利多销,这其中的利润不是一丢丢啊。
官府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对贩卖私盐的行为处罚极为严厉,文宗时规定:"一石以上者,所犯人处死。"可见用刑之酷。并且这一处罚是越来越重,到了五代后期已变为:"贩私盐五斤以上者,斩首弃市。"
资本论有言:"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真理适用于任何时代,即使官府法令严禁走私,仍有不少人铤而走险,甚至发展成为武装走私贩运。
黄巢就出身于这样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家庭,自然不愁吃穿,相比穷苦老百姓,算是相当富庶了。
但是,黄巢的老爷子,并不想让黄巢走他的老路,想要花钱买学问,在封建时代,你没有文化知识,是相当被人看不起的,何况黄老爷家这样的盐贩世家,给自己脸上贴点儿金是很有必要的,再者子曾经曰过:"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黄家跟官府搞同业竞争风险太大了,说不准哪天刀光剑影 这全家富庶生活就没了,不如买点儿学问,读书考学当个官,万一祖坟冒青烟,混个进士及第,不只光宗耀祖,直接整个黄家都洗白了啊,再说黄家:"世鬻盐,富于赀。"根本不是缺钱的主。
所以黄巢年少时和大多数人一样,抱着读书考学金榜题名进士及第的梦想,并且这个梦想很坚挺,即使后来的黄巢起兵反唐和老李家打的火热朝天,依然数次和老李家伸手要官做。
黄巢命中注定,他就没有当官的命,没有办法,黄巢就只能把唐朝的都城长安给打了下来,自己做了皇帝,带上了天下最大的官帽子。
黄巢年少时候的求学经历,现在已经无法考究,他的老师并没有什么名气,估摸学术水平一般,能教黄巢这样的人物算是运气很好了。
黄巢小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没有让过梨,没有称过大象,甚至连个水缸都没有砸过,所以大唐神童肯定是没指望了,和天才也有点儿差距,但也不笨,不然也考不上举人了。
学了一点儿东西后,黄巢就去长安赶考,也弄个正道出身,或许是唐朝气数已尽,碰上了黄巢这么个煞星,不知道是黄巢的水平不行,还是考官素质差,反正黄巢是没能"春风得意马蹄疾",也没能"一日看尽长安花。"屡试不中,黄巢只能低头回家。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也就俩选择了,一个是回家苦读来年再战,再就直接找个事儿干着,那个时候读书人金贵啊,工作好找,学问大了,著书立说,出名了官府自然就来招揽,也能当个小官,再差点儿的,也可以个当官的当幕僚,也算混入了政界,再不济还能开馆教学生呢,也有饭吃。
但是这几条路很明显不适合黄巢,咱黄大哥有和他的出身相当的脾气,几次考不上让黄大哥很暴躁,黄大哥很生气,后果当然很严重,可以肯定的一点,正是因为屡试不中,才让黄巢产生了报复社会的极端心理,那首广为流传的《不第后赋菊》就是在黄大哥这种心态下做出来的。
黄巢回家之后,继承祖业,继续当盐贩子,并且迅速在这一行里脱颖而出,资治通鉴曾言:"善骑射,喜任侠。"就是说黄巢能骑大马挽大弓,而且读过书,中过举,文武双全。
这样的人放到哪里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曹州的贩盐行业有了黄巢的加入,得到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期,当然祸福相依,贩盐行业的迅速发展得到了官府的高度重视,几次派兵围剿之后,黄巢被逼无奈,逃入山林,他的第一次反封建革命运动暂时的隐藏到了水面之下。
古人云:"失败是成功他母亲。"困难打不倒黄巢这样铁了心要造反的人,压力越大,动力越大,何况黄巢进京赶考见过大世面,这曹州小小的盐池小庙,容不下他这尊大佛,他命中就是要干大事儿的人。
早年黄巢在另一首《题菊花》中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要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欧卖噶,听听,听听这是什么口气!你以为黄巢作这首诗的目是为了改变菊花的生长周期么?很错误的想法,这是比喻,这里面有很强的的政治目的,黄巢他要改天换地,要向腐朽的李唐王朝宣战。
这首诗就是黄巢打向晚唐政权的第一炮。
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又造时势。
历史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无论你有多牛的背景,是多牛的人物,有多大的抱负,时间、机遇轮不到你的时候,一切都是白搭。
黄巢虽然胸怀大志,但是还得看看有没有能让他肆意生长实现抱负的土壤,一个盐贩子,私集团老总,你能有多少实力能和政府掰腕子,这份理想要是放到太平年间,可能说出来就会被打个半死,这是癔症啊。
但是他处于五代的开端,纷争不断的大世,在这个黑暗腐朽的晚唐,属于黄巢的腥风血雨很快就要降临到大唐国土之上。
Ps:欢迎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关注此号(公号:五代与十国)
Ps: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用轻松有趣的方法,为你解读有趣有料的五代十国!
Ps:每周三,周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