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体验成功
人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后,就是自尊需要的满足感。人,都有被他人尊重,被他人承认,获得成功体验的需要。很多自我效能感偏低的学生很少有成功体验机会。给他们体验的机会,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在班上,我特意给夏雨安排了小组长的职务,让她检查学生的作业和监管纪律。一段时间以后,同学们反映她非常有责任心,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在每周的例行班会上,我也会优先让她发言,对于集体的活动,也会让她参与策划主持,她开始变得自信起来,同学们也越来越喜欢和她一起玩。
4. 家校合作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夏雨的自卑畏怯,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环境与教育方式。因此,我把她的家长请来,详细分析了夏雨在校表现情况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给孩子提供表现机会,进行适当的肯定与表扬,让孩子克服自卑畏怯的心理,重塑自信。在学校,要转变教师思想,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及情绪调适等。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既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又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还加强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4、 评估反思
通过一个学期的心理辅导后,夏雨的自信心明显提高了,上课不仅能积极举手发言,下课也会主动和老师交流,与同学玩耍。现在,她有一群知心的朋友,互相帮助学习,成绩也飞速提高。家长也反映她不再孤僻内向,变得阳光自信,还能主动帮忙做家务。
从这个案例中我受到启发:学生心理异常的类型很多,但关键是我们要向问题学生倾注更多的爱,教育学生就像是涓涓细流,河中流淌的应是爱心、细心、恒心。同时加强家校联系,协调教育方法,统一教育要求是促进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