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日记

图书馆,经常去的地方一一在图书馆里阅读与写作

  我写文章时,怕别人干扰,会关了手机,一个人躲在安静的地方。

    最佳写作的地方当然是在家里,但休息天也不安静。

    我有时会到附近的公园,躲在很少有人经过的地方,边想边写,累了起来走动走动,或者看看天空。

    有一阵,我喜欢到图书馆阅览室。

    借一本杂志,坐在不引人注意的角落,看看杂志,累了就写点文章。

    许多时,去图书馆阅览室就是为了写作,一个字一个字写着,一上午大概能写2000字。

    等抬头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快下班了。

    那一段时间的写作,大都只能在休息天,我习惯了用电脑写作,而在图书馆,却不带电脑,拿起笔,写早已想好了的文章。我能做到一挥而就,不回头看,等回家后再输入电脑。

    自然是边输入边修改,完成了就可发往报刊希望发表了。

    别人如何想,我不会在意。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写作,因为喜欢。

    喜欢了一件事,别人无法阻挡。

    图书馆阅览室,实在是好地方,周围的人都静静看书,或者摘抄,彼此互不影响。

    我坐下来,不想着喝茶,更不会想别的事,只想着写点小文章。

    这么多年写了很多的小文章。

  有一部分就是在图书馆里写的。

    写小文章不太花时间,但一定需要静心。

    这个年头,能做到静心很难,静心写东西,似乎更难。图书馆阅览室绝对是让人心静的地方。

    经常去图书馆,认识了不少爱书的人,大家交流,获取了和读书有关的信息。爱书的朋友推荐他们喜欢的书,听他们介绍,等于我读了书,我会让他们细细介绍,自然我也会同样介绍我喜欢的书。

    这些朋友还介绍我加入了他们经常参加活动的读书会。

    图书馆认识的朋友,都是真正喜欢书的朋友。

    我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但我却会到图书馆快速看一看时下的杂志,有时时间紧,只看那些熟悉的作家,看一下他们写了什么。

    有时,会专门找杂志上的评论,看那些评论是想了解一些作家及作品。

    不出名的作者写的作品分析,完全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分析,有理有据,比较接地气。

    在一目十行的时候,捕捉需要的信息。

    为了了解一些作者写了哪些作品,我有机会便去阅读。

    那些叫好的作者写作风格,看作品时,会注意研读。

    一些杂志的头条,都是值得一看的。有推荐语,或者作者写作感悟,也可能配发一篇分析文章。经常阅读,不只知道文学导向,还会走近了一位作家。

    我会认真去读这位作家的所有作品。

    也只有在图书馆,能找到这位作家的所有作品。包括他多年发表在杂志上的作品。

    我是一个爱好写作的人,喜欢写,必须要看,也只有图书馆能提供我想读的书。

    很多新杂志,自己是不可能全订阅的。

    职业作家、业余写手,要想写出作品,必须读书看报,而且量要大。

    这便是我喜欢到图书馆看书看报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一段时间,几乎每期文学杂志都要看一下的。

    看着杂志,心里便渴望能有机会在杂志上发表作品。

    看着杂志,便了解当时的文学行情。

    看着杂志,自然对杂志的取稿宗旨明确了。

    可以说,很少有人将能看到的文学杂志全都翻一下的,我做到了。想到自己经常去图书馆,会自然夸一下自己:我是图书馆认真读书看报的读者。

为了坚持爱好写作,我会一直潜心读书。

我去读那些杂志,根本就不可能细细读,如果说到收获,也许不是很大,但不能没有这种阅读。

一座城市的图书馆,所订阅的文学杂志够全的了。

现在应该更多,我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会空了下来,用好这些资源,然后静心去写喜欢的文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