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是吃货的原因,在最难熬的时候,食物总能给我极大的安慰。
记得毕业后刚上班的时候,租不起城里的房子,借住在南法信的哥哥家。一天来回站将近四个小时地铁,白天也几乎要在网点站一天。每天早上一身干净的西装都在下地铁的那一刻变得皱巴巴还一身汗味儿。下班时只觉得自己是个生了锈的发条玩具,一步一步往回走。偶然间看见街角处的便利店里咕嘟咕嘟冒着泡的关东煮,心里就会好受很多。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才真正意识到:对于我而言,食物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碗猪油拌饭。可能说到猪油,应该都是四五十岁甚至更年长的人才会怀念的东西。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家家买肉都要买最肥的,瘦肉反而不受多少待见。蔡澜先生也说过:“在穷困的年代中,那碗东西是我们的山珍海味。后来养在生活环境好的孩子不懂,夏虫语冰。”
那是大概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父母做生意失败了,厂子没了,房子没了,可以说除了几十万的债,什么都没了。后来我爸爸去了外地,家里只剩我们母子俩。有一天,家里只有三块钱。我妈妈买了两块钱的猪水油,就是猪身上最肥也是最便宜的部分。她把猪水油切成小块放在锅里熬,熬出了肥油和油渣。中午放学回来一进家门,桌上摆的是用油渣炖的白菜,我吃了好多好多。就在前几天和妈妈说起这件事。她还在感慨:“那几年的日子。。。。。。当时都没敢买三块钱的猪油,就怕万一有事儿用钱,可当时也真糊涂,一块钱能干什么呀?”
也就是因为那段时间过得特别艰难。妈妈怕正长身体的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每天逼着我多吃饭,偏偏我又特爱吃肉。只好把猪油拌在热米饭里,加一点酱油,放一些味精,一顿我能吃两碗。也是从那时候起,我从一个骨瘦如柴的小瘦猴儿变成了一个胖墩儿。后来爸爸回家看见我没有饿成面黄肌瘦的样子,心里也宽慰了许多吧。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一闻到猪油味儿就会觉得腻得想吐。可是偏偏又能想起在那个低矮阴暗的小平房里,妈妈一边端着碗把半凝固的猪油拌在热气腾腾的米饭里,一边夸张地说:“快来,儿子!老香了!”的画面。每每想起,总是一阵惆怅。
前几天不知道吃什么,突然想起来那碗热气腾腾的猪油拌饭。于是跑到超市里去找。看着柜台上都是清一色的精排里脊梅花。
我小心翼翼地问有没有猪水油?
大姐先是愣了一下,尴尬地说“”没有,你要它干什么呀?”
我想了想说“”来块肥肉吧,回去熬猪油。”
大姐把我拽到柜台里面,打开一个冰柜,里面慢慢的都是剔下来的肥肉。一边装肉一边说:“现在可没谁吃这东西了。”
我嘿嘿一笑,没再说话。
回到家兴冲冲地熬猪油,满屋子都是猪油味儿。遗憾的是当天没能吃到,因为要等猪油凉了凝固才好吃。那一晚上也没什么心思吃东西。一会儿跑去看一眼猪油,过一会儿又去看看。脑子里还是那句:“快来,儿子,老香了!”
后来实在等不急,把猪油放进了冰箱里。等着第二天的美味,幸福地睡去。记不得那晚做了什么样的梦。只是醒来就奔厨房去忙活,煮上饭,切好小葱。还是等! 猪油拌饭好像真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简单土气的食材,确是不一样的美味。按着最标准的做法,热米饭上放一块猪油,淋上少于酱油,不能多,否则会盖住猪油的香气,拌上翠绿的小葱,看着渐渐融化的猪油块融进米饭,心里满满的都是欢喜。看够了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筷子不停地搅拌。热米饭发出粘稠的沙沙声,自己也学着妈妈说:“快来呀,老香了!”
第一口饭吃下去,就是侧曾相识的感觉。但还是觉得哪里不对。闭上眼睛仔细想了想,是味精! 没放味精!妈妈那碗猪油拌饭放的味精很多,多到有时吃一口会嚼到味精粒,那种感觉很难受,也不好吃。但偏偏正宗的做法不是我想要的味道。我加了一勺味精拌在米饭里,一口下去咬到了一粒味精,有点咸有点涩让人忍不住皱眉,恩,确实不好吃,但确实是当年的味道,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正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