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找工作的时候,常常为表决心,说:钱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能学到东西。
虽然我也有过这样的说辞,但现在看到有些人面试,还在这样立flag,真恨不得挡在他前面,替他说:别和我谈理想,我的理想是赚钱。
认识我的朋友都知道,我酷爱参加户外活动,并参加了一个户外组织。加入之初,和很多人一起,由创始人川哥直接操刀,开展了一场群面试。
进行完一系列的常规面试流程之后,川哥问了个问题:你们都为什么会加入这个组织呢?
“因为兴趣,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我们大部分的回答都如此。
对于我们这种爱玩的人,能组织大伙一起户外玩,自然兴趣占据大多数,况且,谁人没有一个说走就走,并且带大家上车闯天涯的心。
“那你们对兼职赚钱怎么看?”川哥抛出第二个问题。
我本来就不是为了赚钱来参加的,能玩的好也带大家玩得好才最重要,赚不赚钱还真没什么所谓。我这么想的,也这么回答了。
而其他人的回答也基本类似,川哥听完之后,若有所思,而后微笑但不失认真的说:
“我这个团队是初创伊始,经费有限不假。但当你们都说不为了赚钱的时候,我反而很担忧。兴趣,爱好,理想这些,未必能保你一个长久投入,有一天你说你不喜欢了,可能轻易就退出。所以我宁可你是为了赚钱,还能为组织多尽一份力。”
而后的事实也基本验证了川哥的猜想。
靠着一腔热情加入的人,后来零零散散的有一搭没一搭,成了潜水党。而有赚零花钱动力的,却能坚持着把带队和玩结合下去。
说起来,不管我们还是川哥,都有对户外的喜好。不过对于我们而言,这不过是一份主业之外的休闲方式,而对于创始人川哥来讲,这是他付出全部心力创办的公司,我们说不喜欢了随时可以放弃,但川哥却不行。如果是为了钱,我们或许能多出一份心力,彼此还能少一份心安理得。
感性的理想和所谓热爱未必长久,而可量化的钱则成了很好的驱动力。很多人都是因为公司给的钱配不上自己的期待,浑浑噩噩,而那些拿到满意薪水的,即使为了对得起公司的珍惜,也会兢兢业业。
有一天听罗辑思维,讲到团队招聘新人,提到一个例子,有一个姑娘在谈到薪酬的时候,开口15K,而负责人问,为啥你之前才8K,现在就敢跟我要15K呢?姑娘说,因为上一份工作严重低估了我的价值,我能做的更多更好。
最后负责人给开到了20K,并说:我招你来是看到了你的个人潜力,但是我们的团队工作状态很辛苦,也许未来会有让你承受不住的时候,如果真的到了那天,也希望你看在钱的面子上,再忍忍。
优秀的老板不会跟你谈感情,而是会珍惜你的价值,跟你谈钱,给你应得的报酬。道理很简单,谈感情就动动嘴皮子的事儿,我今天看你好你就给你个大枣吃,明天看你不顺眼就把你踢出局。所以人治公司,常常引起民愤。
毕竟,养活自己很费钱啊。《半泽直树》中的近藤直弼,不就是因为养家的压力,不惜背叛自己的好友来换取升职。
理想就像那天上的月亮,你可以用各种言辞给它做美化,从而让他成为你得不到才最好的寄托。而现实就好像月球表面的坑坑洼洼,你看到满地的六便士,觉得太俗了。许多人败给了理想,其实都是败给了自己的想象力。
当奔向理想的过程中,一个个具体而微的细节难免让你心生疲惫,驱动你做任何事情最好的动力就是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的小成就,理想无法做到,但是钱可以。你大可以为了钱赴汤蹈火的打怪升级,等你有足够的金钱了再去支撑理想又有何不可呢。
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讲广大白领的中国梦,并不是衣锦还乡,位居要职,而是解甲归田,找一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地方,开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咖啡店。日出而作,欢喜了就营业到天明,不爽了就休息个两三天。
只是这一切,都需要足够的钱。
工作的时候,不要谈感情,不要谈理想,不妨直接谈谈钱。这是现实世界能给到你最可考量的指标和回报。
毕竟,你的理想再高大伟岸,跟别人有什么关系呢~
配图来自《半泽直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