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闲来无事,我坐在小区角落的一个长凳上享受夏日晚风的清凉,一边悠闲地在电子书上读着姚雪垠写的《李自成》,不远处,几个小孩叽叽喳喳、玩耍嬉闹。
无意中,我抬头看见一个大概四五岁的小女孩,个子很小,带着口置,稳稳地骑车在我面前奔驰而过,车子没有脚镫,靠两条小腿象船的双桨一样在地上快速蹬着,在弯曲的小路上穿梭自如、灵巧至极!!
我震惊于她的灵巧与速度,不由得大声惊叹了一句“真厉害啊!”她虽然没回头,但我感觉她一定听到了我的话,没多久她又转回来了,我一时童心作怪,再次大声赞扬:“这也太快了吧!”结果让我瞠目结舌的是,她以更快速度转了回来,我不得不继续夸张地惊呼:“这么快!又来一圈?!!”
在之后的一个小时里,她在我面前风清云淡的一圈圈“划”过,我则很配合地一次次赞扬。就好象于谦给郭德刚捧哏,不管听了多少遍的梗,都装傻充楞地象是第一次听到一样。我抖擞精神,象于老师学习,每次都好象我第一次看见她一样,啧啧赞叹,一开始她还有点不好意思,后来也不矜持了,直接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等我象傻子一样表达崇敬,她高兴地甩一下头,还“咯咯”地发出开心的笑声。甚至有一次,我还没来得及为她点赞,她就冲过去了,我松了口气,她居然停下来,反向绕回来了,我只好亡羊补牢大声点赞-----为了她的回眸一笑,我掏心掏肺.....
斯金纳是心理学研究史上最负盛名的代表性人物,以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等心理学成果闻名于世。作为彻底的行为主义者,他认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都是经强化形成的操作条件反射。
为了证明自己的推论,斯金纳用8只鸽子做了次试验。他连续几天不让鸽子吃饱,把处于饥饿状态的鸽子放进一只箱子(心理学史上著名的斯金纳箱)。箱子里有食物分发器,每隔15秒便自动放出食物,不管鸽子做了什么,每隔15秒它都将获得一份食物。
他发现,鸽子们在食物发出之前的时间里,出现了一些古怪的行为,并由于食物的出现而被固定下来。有的鸽子在箱子中逆时针转圈,有的鸽子反复地将头撞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还有的鸽子的头和身体呈现出一种钟摆似的动作,它们头部前伸,并且从右到左大幅度地摇摆。当他把两次投放食物的时间间隔慢慢拉长到1分钟时,他发现,有的鸽子竟像是在表演一种舞蹈(他称之为“鸽子食物舞”)!斯金纳分析认为,鸽子们的“舞蹈”是因为其“跳舞”后食物出现而被鸽子保留下来。也就是说,鸽子认为是它们之前的古怪的“跳舞”行为让他们获得了奖赏----食物。因此,为了再次获得食物,它们更加卖力的表演鸽子食物舞。
为了验证这种假设,斯金纳停止了向箱子里投放食物,起初,鸽子们仍卖力地跳舞,但当它们发现怎么跳也没有食物时,他们相继停止了跳舞动作。
由此,斯金纳提出了对心理学的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的强化理论:人或动物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作出一定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其有激励作用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相反如果行为没有产生激励,这种行为就会停止或消失。
鸽子就所以努力跳舞,是因为食物的原因,而非鸽子本身的勤劳或懒惰。
有了这个原理的指引,激励员工就不难了。你想让员工有什么样的行为,就要对他的优秀行为及时给出“食物”,以强化其行为,否则这种行为就会消失。
任何一个人都象鸽子一样,都需要激励。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能力的管理。人是可以好管的,但人的能力却无法管,只能诱发。人的行为需要通过激励强化而非简单地强制性命令,人们不拒绝改变,但拒绝被改变!任何不是员工自发自动的改变都不会持久,如果不能对员工的行为及时做出反应,时间一久,公司期望的那么些行为就会自动停止或消失。
激励是一种投资,舍不得“食物”就没有激励。韩信说项羽待人恭敬、仁爱、说话和气,士兵生病了,他能含着眼泪给别人送吃送喝,可等到人家立功该封爵的时候,他却把玩应该给别人的印章,直到印章棱角都磨圆了也舍不得给人,其仁爱不过是“妇人之仁”,所以他不是刘邦的对手,这番评价让刘邦树立了战胜项羽的信心!不会激励的领导不是好领导,没有舍哪有得?
奖励的即时性也非常重要,时间滞后的奖励就失去了功效。拿破仑曾经说过:“最有效的奖励是立即给予的奖励。”所以年底评优、年末发奖基本上起不到激励作用。
那个可爱的小小小女孩并不认识我,但我对她的赞美激励了她,估计她在园区往来半天没人这么用力地夸奖她。为了得到一个陌生成年人的尊重,她象鸽子一样在我面前卖力地“跳舞”,而我的“食物“一次次起到了强化作用!
为了不让小家伙失望,我只好延时回家------好在她的家人终于挺不住了,把她带走了。否则我也不知道她的舞蹈会跳到几点,但我已下了奉陪到底的决心。
望着她的背景,我突然想我一个成年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幼稚的行为?仅仅是想让一个小女孩开心吗?尽管我确实有喜爱孩子的天性。按照斯金纳的理论,被强化的行为一定是因为受到了某种激励!
和大多数芸芸众生一样,我天资平庸且努力不足,在茫茫人海中浮沉半生,在钢筋水泥灌溉的城市中奔波逐梦,淡看人情冷暖,品阅人生苦乐,不经意间已成为尘世间一个迷途老顽童,而那个小孩纯真无邪的笑容触动了我内心快乐的神经,她不带心机的“咯咯”笑声引发了我的欢快------这证明我的立法头凑效了,让我很有“成就感”。于是,她的欢乐就是她对我的激励,让我在第一次发出赞美之后(第一次确实是真心的),为了再次看到她的笑脸,听到她的笑声,我就一直重复着之前的行为。还好,她也心有灵犀地抛出了她的食物,否则我也会停止“跳舞”。
江湖险恶!没想到,我常年打雁却被一个小孩啄了眼------而我,其实也是一只喜爱跳舞的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