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修家谱最重官爵,如果家谱中能找到几个当官或者有功名的人,那是一件让后代非常荣耀的事。
然而翻开《曾氏族谱》,一直翻到清朝,不但找不到做过官的人,连读书人都没有,几十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偏偏到了曾玉屏这一辈,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发誓非要供自己的孩子读书当官。
曾玉屏在荷叶塘也是一个有点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本是个普通农民,年轻时没读过书,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喜欢穿着光鲜的衣服,天天跑到城里,和一群公子哥混在一起。
有一天,他在一个酒楼里和一群人正纵酒高歌,忽然见一个老头领着小孙子从窗外走过。只听老头远远指着他,教育自己的孙子说:“你可别跟这个人学。他是荷叶塘白杨坪老曾家的儿子,你看他家里没什么钱,却爱慕虚荣,跑到城里来装有钱大爷。这个家早晚都要败在他手里!”
老头这番话本是为了告诫自己的孙子,没想到全被曾玉屏听到了。曾玉屏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本以为自己活得人五人六,没想到背后大家是这么看自己!他大受刺激,跑到市场上把自己的马卖了,然后徒步走了几十里路,回到家里。
从那天开始,曾玉屏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每日早睡早起,天天下地干活,发誓要兴家立业。奋斗了十几年,置了百十来亩地,从一个普通农民变成了小地主。
他为人有主见、有魄力,性格刚直,地方上有什么纠纷,大家总是来找他排解说和。遇上那种不讲理的泼皮无赖,他也不怕,始终坚持一个“理字,就这样他在地方上树立起了自己的威信。
勤苦发家之后,曾玉屏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就是把自己的长子曾麟书送去读书。
在封建时代,一个家族要真正发达,不是看你有多少亩地,而是看你家中有没有人读书当官。有了功名,一个家族的地位才能稳固。
所以曾玉屏不惜重金,请来当地最有名的老师,摆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架势,一定要把自己的儿子供出去。可惜曾麟书实在是太笨了,怎么也中不了秀才。
眼看着儿子没希望了,倔强的曾玉屏又把希望寄托在长孙曾国藩的身上。可惜这个长孙读书似乎也不灵,每次带回来的也都是落第的消息。曾玉屏辛苦了几十年,花了无数钱财,最后只落得一乡人的笑话。
曾玉屏却不管别人笑话不笑话。他定下来的事,九头牛也别想拉回来。过去的人大多迷信,经常有人劝他找人算一算,看看家里到底有没有科考之运,不要再这样白花钱了。曾玉屏却不信邪。
曾国藩后来说,老爷子一生不迷信,只信人定胜天。
凭什么别人家能供出举人、进士,我们老曾家就供不出来?儿子供不出来,我还有孙子,孙子供不出来,我还有重孙子,我就不信曾家没有翻身的一天!
《孙子兵法》里有一句话:
“ 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你能不能打赢,你说了不算,得看敌人那边有没有露出破绽。但是你是不是保持一种不可被战胜的状态,这个,是我们自己说了算的事。
所以,与其说曾玉屏在赌,还不如说他是用“长期主义”的眼光做重大决定。
什么叫长期主义?
就是为自己的选择,增加一个时间维度的同时,再增加一个概率的维度(正确的事重复做,就是增加概率),用自己未来的收益,衡量自己现在的支出。
别说在古代了,即使是现代,这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思维方式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有个股票交易模拟实验,非常能体现人的思维模式的作用。
有一个研究机构招募了一些人,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模拟两支股票25年的交易。
当然实验不用进行25年,只是把受试者看盘的时间,模拟25年的状态(比如,你三秒之内,看一次盘,代表一天;一分钟看一次盘,代表一周;十分钟看一次盘,代表一个月;二十分钟代表一年……以此类推)。
整个市场里只有 A 和 B 两支股票可供选择。
研究者事先设定,A 股票表现很稳定,但是长期回报率比较低。
B 股票在60%的情况下上涨,在40%的情况下跌,总体来说,B股票的设定表现比 A 股票好。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坚决买B股票。
但问题是,实验里的“投资人”并不知道这个设定,他们只是时不时看一下 A 股票和 B 股票的表现,然后自己做决定。
有的投资者每隔“五年”才看一次股价,有的“每年”看一次,有的则是“一个月”,还有的“每天”都看盘。
实验结果是,你查看股价的频率越低,赚的钱越多。每五年看一次股价的人挣的钱,平均比每一个月看一次的人高出两倍。
这是为什么呢?
每五年看一次,在这么长的区间内 B 股票的表现比 A 好是非常明显的趋势,投资者肯定会把钱坚决投到 B 股票上面。
可是如果你看短期表现,那经常会出现 B 股票在跌、A 股票在涨的情况,有时候 B 股票还跌得很厉害!短期看,你不容易看出来 B 比 A 好。
所以,每次读到曾玉屏,我都会想起《白鹿原》里的白嘉轩、《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安,他们都不是那种读书很多的人,但他们都是认知能力很高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
每当他们遇到困境的时候,他们总是先想想别人会怎么做,然后自己绝对不这样做。
大家都这样做,你也跟着做,就没有差异。没有差异的做法,就无法破局,无法走出困境。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曾国藩终于成为一代大儒,为老曾家争了口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家长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这个观点并不新鲜。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孩子的起跑线到底是什么?孩子如果输在了起跑线上,他是怎么输的?
从曾玉屏投资教育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所有的努力,都可以看作是在为孩子存钱,或者说投资。
在投资的第一步,业内人士都会建议你先去做一张“资产负债表”,先梳理一下你现在的资金状况,也就是,
你的资产是什么,你的负债有多少?
因为资产和负债是同时发生的。
比如,拼命赚钱是资产,可是失去了平衡生活,甚至牺牲了家庭幸福,就是负债;结婚了,两个人组建了家庭,资产增加了一倍,但你放弃了一部分自我,或者两个人之间的磨合,这些都是你的负债。
很多人投资做不好,不是不努力,而是他的资产和负债,常常相互抵消。这种努力有点像我们小学时,经常做的一道无聊的算术题。
一个水池有一个进水管、有一个出水管,两个管子同时打开,什么时候这个池子能够注满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觉得这很荒诞,为什么要同时打开排水管和进水管?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资产都是这样的。我们常常没有意识到在资产的池子里,隐藏着一个我们不知道的排水管。
只有当排水管小于进水管,或者排水管干脆没有或者把它堵上。才有可能把资金池续满水。
所谓输在起跑线,就是孩子的人生资产中,出现了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排水管” 。
曾玉屏的教育中的资产就是,他不断投资孩子的教育不放弃,可是他没有注意到他的投资里还有负债:
大家想想,曾麟书本身就读书不行,他怎么可能教出好学生呢?这里面浪费了多少时间啊,曾麟书不就是那个漏水管吗?
曾国藩虚岁才五岁,曾玉屏就命曾麟书给他开了蒙。才八岁,就读完了五经,也就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难懂经书。才九岁,就开始学作八股文。
你看,这像不像现在我们给孩子不停的报班,我们把我们仅有的积蓄,拿去换来孩子进到名牌小学、名牌中学、名牌大学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提高孩子的“硬技能”。但心理学家提醒我们,真正决定一个人的幸福,和事业成就的往往是那些“软实力”。
所以,孩子的教育,是有先后顺序的:
1、首先在于拓展格局,你先要装大的东西;
2、其次在于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
3、最后才是灌输知识和培养技艺。
(一个碗,先装石头,再装沙子,再装水)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也是这个意思。
一个孩子,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师长,做事踏实可靠,说话诚信靠谱。不会瞧不起谁,讨厌谁,对那些有德行的人,更加亲近。把这些都做到了,就可以读书学习了。如果没做到,就继续做,别去读书,耽误时间。
那一个人的“软实力”,它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答案是,一个人的社会兴趣。
早在20世纪初,心理学家阿德勒,就是《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他给出了三条标准:
第一,合作
(1)当他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常常想到的是跟别人去合作;
(孩子搬石头的故事)
(2)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他能保持一种习惯性的,帮助他人的准备状态。
曾国藩讲过一个故事:
有个人出门,看到一条很窄的田埂上,有俩人,谁也不让谁,谁也过不去。为什么不让呢?因为俩人都挑着很沉的担子,路太窄了,谁要让,谁就得从田埂上下去,站到水田里,沾一脚泥。
你作为一个旁观者,想上去劝,咋劝呢?
你说,这位年纪大,你下去,让他先过。他会说,凭啥。
你说,这位身上的担子重,你下去,让他先过。他也会说,凭啥。
你看,这不就无解了吗?
在曾国藩的故事里,这个旁观者是怎么做的呢?
他走上前去说,来来来,我下到田里,你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会儿,你这一侧身,不就过去了吗?
你看,只要你保持一种帮助他人的准备状态,顿时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就有了答案?
即使你不认识的人,你都能保持一种帮助他人的状态,这就是社会兴趣。
第二,给予
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一直保持着“给多于取”的倾向,哪怕是在日常平等的交易、交换中,也始终保持一个人生的不等式,让自己的给予大于自己的所得。
第三,共情
就是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甚至比别人思考的,更加深入的能力。
怎么才能比别人更深入呢?
有一个原则,就是在与别人交往中,
我要赢,但你也要赢,否则就别干。
太平天国打下来之后,当时曾国藩要报销的军费是三千万两银子。按照当时的不成文的潜规则,应该给户部的书办八万两白银。
但这个时候出了一件事,曾国藩为了打消朝廷对他的猜忌,所以打下南京后,他就开始大规模裁军。
这让朝廷非常满意,为了表示对曾国藩的信任,宣布湘军军费,不必逐一造册送户部审查,直接报销。
这个事对于曾国藩来说,当然是好事了,省钱了嘛。但是对于户部的书办,那叫晴天霹雳啊,全家老小都等着这一顿饭吃呢,没了。(清朝公务员很穷,所以潜规则横行,腐败泛滥的原因)
可曾国藩说,没了归没了,谈好的这八万两还是要给。于是,曾国藩就从自己的小金库里,真的就拿了八万两,送给了户部的书办。曾国藩对手下人说,跟人谈好了,就不能没有信用,以防人家将来找咱们的麻烦。
你看,这才叫共情啊!
什么叫社会兴趣?答案就是这三个:
合作、给予、共情
而这三点说起来,其实就只有一点——
给予大于索取
如果你做不到这点的话,你认识再多的人都没用。我们现在总说“人脉”,其实就是个伪命题。你如果不能给对方提供价值,你是没有“人脉”的。
所谓建立“人脉”,并不是你主动的“选择”,而是“你被别人选择”。
社会兴趣,跟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关系不大。因为文凭常常只是认知技能,而不是非认知性技能。
在一个屋子里头温度是一定的,但是我们摸木头和摸铁感受是很不一样的。摸铁觉得很凉,摸木头觉得不凉,原因就在于它们对热量的不等式。
当我们与铁接触的时候,铁作为热的良性导体,它会将我们手的热量迅速的吸纳,而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我们之所以觉得它不凉其实是它没有索取的倾向,所以我们不会感觉到它冰凉。
我们跟人打交道的时候,如果你拥有了合作、给予、共情力,就会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如果你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习惯性的让自己的所得大于自己的付出的时候,别人会迅速的感受到你身上散发的一种冰凉气息,这就是气场。
当这种模式一旦固化,它就会形成我们人生巨大的负资产,它在不断地吞噬你整个的无形资产。
反观曾国藩的一生,正是因为他具备了强大的社会兴趣,使他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赢了很多人了。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张宏杰《曾国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