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号我花了二万多在美容院买了十年的服务,产品可以天天做,我当时觉得实惠、划算,老板对我真好,我十几年来到这里来算是来对了。跟老公说起此事,被他嘲笑傻,把自己的十年买断了,能不能有点脑子。我觉得他不懂我,根本没有站在我的立场上想,这种脑筋我无法跟他沟通。为此还把这当成一个事拿到九型课堂上论证,我觉得自己做的值得。
一个多月下来,其实我做不到天天去美容院,一个星期也不能去几次,我感到我当初买的天天有的服务打了折扣。这几天在还信用卡的债,再去感受当初买的这份服务,觉得没有我当初想的美好,就像老公说的,就是你天天去做,能做成18岁吗?!是的,没有啊,还是我原来的样子;在和别的产品比较,这项服务真的也不过如此。到今天中午,一想到这个项目要去她们家做十年,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厌恶,10年我坚持得了吗?我得有多厌倦啊?十年里要研发上市多少新的产品啊,难道我不要体验新的吗?我肯定在哪一天把这个项目换成别的服务,想到这里我好想立马去把这个服务换掉。
从这次经历中,我看到了自己与这个世界互动的模式,【看到花花世界-被打动-不管不顾地求得-到手后百般比较-心生厌倦-换下一个】这样的循环在我的生活事件中好常见。
想到这里,我的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幅幅画面,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在努力地追寻,追寻她生活中、学习中特别渴求的物件,追寻家人的重视,追寻旁人的关注,追寻她的愿望,追寻她的梦想。她的眼里在那个当下只被一样东西迷恋,她的视角窄了,她的世界小了,她考虑的少了,即使得到了这样东西,这一样东西怎能满足得了她渴求丰盛的心?更不要说一路追逐的辛劳与代价。
于是就这样,周而复始地疲于奔命地攫取、流连、游离、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