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蔡崇达的访谈,其中有很多他关于写作的看法,感触挺深的。
关于蔡崇达其人,我最早是通过他那篇著名的新闻特稿《审判》得知的,众所周知,这篇特稿仅仅第一句话就把很多所谓的“好报道”和“好故事”甩出了不止十条街(它的第一句话是:“你以为你知道整个故事,其实你知道的只是结局。”文章更经典,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他后来又出了本非虚构集《皮囊》,我也是第一时间买到手,据说这本书后来长期高居畅销书榜前列,评价极好。但是,坦白说,我读完《皮囊》之后,并不喜欢,一点都不喜欢!就像很多别人觉得好看的书而我真的无感一样。只得承认,阅读是件非常私人化的事情,某本书究竟好不好,常常因人而异。比如,我最近看的这篇关于他的访谈,就觉得特别好,通读下来,很多困扰已久的问题茅塞顿开。
今天只写一点:他关于文章逻辑的看法。
对于文章逻辑能有什么新的看法呢?我们知道几乎所有教写作的书和讲写作的课,都会不厌其烦口径一致的教诲:写文章一定要有逻辑!是否有逻辑,几乎已成为评判一篇文章好坏最重要的标准。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通常所谓文章的逻辑,并非指“逻辑”的本意,而是大致等同于语句、段落的条理顺序,再高深一点,顶多指文章每个功能版块之间的关系要规整,要么是并列,要么是递进,再要么,就是递进加并列,除此无它。
因为名家大咖们的谆谆以告,所以一直以来我写稿子都特别在意逻辑,甚至在采访之前就开始思考文章的逻辑框架,采访完了之后再将收集到的素材信息想方设法往框架里装。刚开始写杂志文章时,为了用逻辑将素材“严密”的统领起来,常常要花费整整一天甚至更长时间在A4纸上画逻辑图(很有点像后来被吹得神乎其神的“思维导图”),里面包含了文章中每个地方的细节提示。而等到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才发现,预设的逻辑就像紧箍咒,每写一个字、一句话,都会因为担心它是否在逻辑框架内而瞻前顾后。
这样做的结果除了苦不堪言、写得极慢之外,写出来的稿子也总感觉呆板有余流畅不足,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经常遇到采访中获得的一些很有意思的材料,无论如何都放不进已规划好的逻辑链当中。
有一天,我向一位稿子写得特漂亮的同事请教。她说:“如果发现这细节的确很有意思,我会尽可能找合适的地方把它放进去。”
这倒也是办法,我偶尔有所尝试,但总体上还是认为文章遵循逻辑才是最要紧的,如果无益于主题,再好的素材也只能遗憾的弃之不用。
没想到在最近看到的蔡崇达的访谈中,他也特地提到了这个问题:年轻的时候你会迷恋逻辑,因为没有逻辑就不会写文章。但是……逻辑很容易蒙住你的眼睛,让我们只看到一个片段、一个片面。如果你用逻辑写文章,你会发现你最后写着写着,就好像一个论述文,为了证明而证明。然后你甚至会发现很多很触动你的材料放不进来,你就只能把那些材料扔掉,但其实或许那个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只是你自己的思维包裹不了它。
所以,蔡崇达的观点是:你必须有勇气突破你的逻辑,你才能追去更为复杂的逻辑。“在我看来,用逻辑写文章本质上是一个很不对的事情,是你自己把材料往这逻辑上拼贴。真正的真相肯定不是这个样子。……等你学会突破逻辑才成文,你会发现你是可以实现无限漫长的叙述的……”
突然感叹,大神毕竟是大神,像蔡崇达,还有我佩服的另一位特稿写作者李海鹏,他们已经在很多年以前就妥当处理好了我们小鸟儿们至今疑惑不解的很多问题。由此还应该意识到,写文章需要摧毁的不只是逻辑,还要学会试着打破自己心里头的那些一直认为绝不可逾越的条条军规。
(关于文章的逻辑,我还有一点看法,改天写吧!标题我都已经想好了,就叫《逻辑是一种修辞,无逻辑是一种风格》,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阅读一本叫《风格练习》的书后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