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市孟津县常袋中学 席延飞
见中国教育报2012年1月5日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2-01/05/content_57898.htm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骄傲,都是我们“手心里的宝”。不论是“赏识教育”提倡者周弘,还是认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尹建莉,以及“狼爸”萧百佑,还有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家长,我们似乎总在炫耀自己的孩子。好像只有自己的孩子上了一流大学,出了国留了洋,我们就可以大谈教育孩子的理论,仿佛就有了“指点江山”的资本。
其实,某种教育方法是否科学,不能只看个案,制约因素有很多。如果这几个孩子没有如此的“成就”,这几位家长是否也会写一本“我做父母的失败经历”之类的书,以总结一下教训呢?
实际上,炫耀是一种劣根性,类似于“夸富”。我有个同学在教研室当教研员,儿子上四年级,外语成绩不好,妻子老埋怨他,“你咋还有脸去指导别人教学呢,先把你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再说!”朋友每次提起此事,都懊恼,无奈,甚至还有羞愧,其实我的爱人也常这样说我。
的确,孩子是父母自己的资本,但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哈佛女孩”,孩子的身心健康最重要。面对孩子的未来,每个父母都该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