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楠姐姐,我好羡慕你呀。我以后也要成为你这样的老师……”
贾楠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她是多么的失败啊,连父母都对她失望透顶。这样失败的自己,怎么会有人羡慕呢?
可是并不只一个女孩子这样写信告诉她。
“你的爸爸妈妈,对你有什么要求吗?”贾楠试探性地写过一句。
“爸爸妈妈希望我以后在家里帮忙干活。可是贾楠姐姐,我不想,我想走出村子去,走到你们那个五彩斑斓的世界里面看看。虽然我不是他们的希望,但我还是好想把外面的世界引进来,让奶奶可以用上抽水马桶,让爷爷可以看好大好大的那种电视。”
贾楠最近与女孩子们写了好多书信,一封封寄出去,一封封拿回来。她觉得好神奇,明明自己还是一个多愁少女,却成为了女孩子们的知心姐姐。女孩子们向她倾诉的同时,她也在慢慢地倾泻一些情绪。她第一次发现,原来在真正的农村,女孩子的处境远比她想象的艰难,可她们依旧跨越重重困难,来上学,来寄信,来积极地找寻着她们的未来和她们的村子的未来。她们对于这个未来有着属于她们自己最美好的构想和希望。
而贾楠发现,她的心房,甚至不如她们的阳光明媚。她的世界,哪里是五彩斑斓,只有一种颜色,一个声音,拼命地鞭策着她往前跑,跑向那一片苍白和虚无,那里影影绰绰,是父亲的阴影。
辗转反侧,辗转反侧,贾楠悄悄地做了一个她这二十年来最大的决定:她要当老师,去支教。
她开始自己去搜寻一些关于教师的资料,如何考证,怎么实习。她去征求老师的意见,她去关注家教兼职的信息……贾楠感到自己就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摇摇晃晃地学习着自己走下去。
而那些可有可无的课程,也被她一一拾起。
“哲学,是发现世界,认识世界,改变生活。人们在不断地探索着这个世界,寻求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的方式。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基督教提出救赎,佛教提出涅槃,道教提出羽化,儒家提出教化,即人文化成。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世间最大痛苦在于人沦为工具,忘记了人是目的。人们追求于成为某种人,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但这其实是单向度的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这种目的基于社会分工的需求,而社会分工的需求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所以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改变生产方式,解放人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由来。”
贾楠停下了刷朋友圈的手指,抬起头怔怔地看向老师。
工具人吗?单向度人吗?
阳春三月,贾楠再一次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不再为生存所困,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社会也不再是以金钱为主导,发展会更加多元化……”
推选大会上,贾楠对着一班同学侃侃而谈,刘海下一双眼睛熠熠生光,仿佛她描绘的那个社会就在眼前。
全票通过。
结果出来的那一刻,贾楠下意识地扭头去找甄安,才记起甄安已经不在了。
图片来自作者